出处:《内外伤辨惑论》
组成:朱砂另研,水飞为衣,五钱(1g) 甘草五钱五分(15g) 黄连去须净,酒洗,六钱(15g) 当归去芦,二钱五分(8g) 生地黄一钱五分(6g)
用法:上药除朱砂外,四味共为细末,汤浸蒸饼为丸,如黍米大,以朱砂为衣,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,津唾咽下,或温水、凉水少许送下亦得(现代用法:上药研末,炼蜜为丸,每次6~9g,临睡前温开水送服;亦可作汤剂,水煎服,朱砂研细末冲服1g)。
功用:镇心安神,清热养血
主治:心火亢盛,阴血不足证。心神烦乱,失眠多梦,惊悸怔忡,或胸中懊,舌尖红,脉细数。
方解:本方证乃因心火亢盛,灼伤阴血所致。心火亢盛则心神被扰,阴血不足则心神失养,故见失眠多梦、惊悸怔忡、心烦等症;舌红,脉细数是心火盛而阴血虚之征。治当泻其亢盛之火,补其阴血之虚而安神。方中朱砂甘寒质重,专入心经,寒能清热,重可镇怯,既能重镇安神,又可清心火,治标之中兼能治本,是为君药。黄连苦寒,入心经,清心泻火,以除烦热为臣。君、臣相伍,重镇以安神,清心以除烦,以收泻火安神之功。佐以生地黄之甘苦寒,以滋阴清热;当归之辛甘温润,以补血,合生地黄滋补阴血以养心。使以炙甘草调药和中,以防黄连之苦寒、朱砂之质重碍胃。合而用之,标本兼治,清中有养,使心火得清,阴血得充,心神得养,则神志安定,是以“安神”名之。
运用:1.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心火亢盛,阴血不足而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。临床应用以失眠,惊悸,舌红,脉细数为辨证要点。
2.加减变化 若胸中烦热较甚,加山栀仁、莲子心以增强清心除烦之力;兼惊恐,宜加生龙骨、生牡蛎以镇惊安神;失眠多梦者,可加酸枣仁、柏子仁以养心安神。
3.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、心悸、健忘,精神忧郁症引起的神志恍惚,以及心脏早搏所致的心悸、怔忡等属于心火亢盛,阴血不足者。
4.使用注意 方中朱砂含硫化汞,不宜多服、久服,以防汞中毒;阴虚或脾弱者不宜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