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络名称:手阳明大肠经
当令时辰:大(卯时5-7时)
经脉循行原文:《灵枢?经脉》:大肠手阳明之脉,起于大指次指之端,循指上廉,出合谷两骨之间,上入两筋之中,循臂上廉,入肘外廉,上臑外前廉,上肩,出髃骨之前廉,上出于柱骨之会上,下入缺盆,络肺,下膈,属大肠。其支者:从缺盆上颈,贯颊,入下齿中;还出夹口,交人中——左之右、右之左,上夹鼻孔。
经脉循行译文:手阳明大肠经,起于食指之尖端(桡侧),沿食指桡侧,经过第1、2掌骨之间,上行至腕后两筋之间,沿前臂外侧前缘,至肘部外侧,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行到肩部,经肩峰前,向上循行至背部,与诸阳经交会于大椎穴,再向前行进入缺盆,络于肺,下行穿过横膈,属于大肠。其支脉,从缺盆部上行至颈部,经面颊进入下齿之中,又返回经口角到上口唇,交会于人中(水沟穴),左脉右行,右脉左行,止于对侧鼻孔旁
主要病候:痛,肠鸣,泄泻,便秘,痢疾,咽喉肿痛,齿病,鼻流清涕或出血,本经循行部位疼痛、热肿或寒冷等。
主治概要:1.头面五官病 目病,齿痛,咽喉肿痛,鼻衄,口眼歪斜,耳聋等。 2.热病,神志病 热病昏迷,眩晕,癫狂等。 3.肠腑病证 腹胀,腹痛,肠鸣,泄泻等。 4.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臂酸痛,半身不遂,手臂麻木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