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黄清胃丸【泻下剂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牛黄清胃丸

基本内容

出处: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

处方:牛黄2g,大黄100g,菊花150g,麦冬50g,薄荷50g,石膏150g,桅子100g,玄参100g,番泻叶200g,黄芩100g,连翘100g,桔梗100g,黄柏100g,甘草100g,牵牛子(炒)50g,枳实(沙烫)100g,冰片25g

功效:清胃泻火,润燥通便。

主治:清胃泻火,润燥通便。用于心胃火盛,头晕目眩,口舌生疮,牙 龈肿痛,乳蛾咽痛,便秘尿赤。

方解:本品以牛黄、生石膏、大黄泻热通便为君药。栀子、黄柏助牛黄、生石膏清泄胃热,牵牛子、番泻叶助大黄通便泻火,共为臣药。冰片、菊花、薄荷、连翘、桔梗轻清上浮,疏风散热,取火郁发之之义;玄参、麦冬甘寒养胃,养阴生津,以防苦寒药伐胃伤津;枳实畅达气机,共为佐药。甘草调和诸药,兼护胃气,为使。诸药同用,共奏清胃泻火,润燥通便之功。

剂型规格:大蜜丸,每丸重6克。

用法用量:口服。一次2丸,一日2次。

使用禁忌:孕妇忌服。

临床应用

临床用于扁桃体炎、牙龈炎、复发性口腔溃疡、急性咽喉炎等属胃肠实热者。

现代研究

本品有改善胃肠功能作用。可明显提高小鼠小肠推进速度,降低大鼠胃液分泌量、胃酸排出量和胃蛋白酶排出量,有一定的镇痛作用。

制备方法

以上十七味,除牛黄、冰片外,大黄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,过筛。将牛黄、冰片研细,与上述粉末配研,过筛,混匀。每100克粉末加炼蜜130~160克,制成大蜜丸即得。

质量控制

1.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;气微,味苦,有凉舌感。
2.显微鉴别大黄、甘草、麦冬、菊花、黄芩、黄柏、薄荷、栀子、玄参、番泻叶、桔梗、连翘、牵牛子、枳实。
3.应符合丸剂有关的各项规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