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夷【解表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辛夷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
别名:木兰、紫玉兰、木笔、望春

来源:木兰科植物望春花、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。

处方用名:辛夷

药性:辛,温。归肺、胃经。

功效:散风寒,通鼻窍。

临床应用:
1.风寒感冒,头痛鼻塞
2.鼻渊,鼻鼽,鼻塞流涕


1.风寒感冒。本品辛散温通,能发散风寒,宣通鼻窍。用治外感风寒,肺窍郁闭,恶寒发热,头痛鼻塞者,可配伍防风、白芷、细辛等发散风寒药。若风热感冒而鼻塞头痛者,亦可于薄荷、金银花、菊花等疏散风热药中,酌加本品,以增强通鼻窍、散风邪之力。
2.鼻渊。本品辛温发散,芳香通窍,其性上达,外能祛除风寒邪气,内能升达肺胃清气,善通鼻窍,为治鼻渊头痛、鼻塞流涕之要药。偏风寒者,常与白芷、细辛、苍耳子等散风寒、通鼻窍药同用,如苍耳子散(《济生方》);偏风热者,多与薄荷、连翘、黄芩等疏风热、清肺热药同用。若肺胃郁热发为鼻疮者,可与黄连、连翘、野菊花等清热泻火解毒药配伍。

用法用量:煎服,3~10g;本品有毛,刺激咽喉,内服时宜包煎。外用适量。

注意事项:阴虚火旺者忌服。

临床配伍:
《本草经集注》:芎穷为之使。恶五石脂。畏菖蒲、蒲黄、黄连、石膏、黄环。

方剂

1、辛夷清肺饮
2、苍耳子散

药理

化学成分:主要含木脂类成分:木兰脂素,松脂素二甲醚;黄酮类成分:芦丁,槲皮素-7-O-葡萄糖苷;生物碱成分:柳叶木兰碱,木兰箭毒碱;挥发油:乙酸龙脑酯,反式丁香烯,β-蒎烯,1,8-桉叶素等。

药理作用:
辛夷有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,能保护鼻黏膜,并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,减轻炎症,乃至鼻腔通畅。辛夷浸剂或煎剂对动物有局部麻醉作用。辛夷水或醇提取物有降压作用。辛夷水煎剂对横纹肌有乙酰胆碱样作用,并能兴奋子宫平滑肌,亢奋肠运动。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。辛夷挥发油有镇静、镇痛、抗过敏、降血压作用。

炮制

1.净制:拣去杂质及花柄,簸去泥屑即得。
2.炒制:取辛夷,除去杂质,取净花蕾,用清炒法,炒至绒毛呈微黑色为度,筛去灰屑。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 望春花 呈长卵形,似毛笔头,长1.2~2.5cm,直径0. 8~1.5cm。基部常具短梗,长约5mm,梗上有类白色点状皮孔。苞片2~3层,每层2片,两层苞片间有小鳞芽,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,内表面类棕色,无毛。花被片9,棕色,外轮花被片3,条形,约为内两轮长的1/4,呈萼片状,内两轮花被片6,每轮3,轮状排列。雄蕊和雌蕊多数,螺旋状排列。体轻,质脆。气芳香,味辛凉而稍苦。
玉兰 长1.5~3cm,直径1~1.5cm。基部枝梗较粗壮,皮孔浅棕色。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。花被片9,内外轮同型。
武当玉兰 长2~4cm,直径1~2cm。基部枝梗粗壮,皮孔红棕色。苞片外表面密被淡黄色或淡黄绿色茸毛,有的最外层苞片茸毛已脱落而呈黑褐色。花被片10~12(15),内外轮无显著差异。
【鉴别】 (1)本品粉末灰绿色或淡黄绿色。非腺毛甚多,散在,多碎断;完整者2~4细胞,亦有单细胞,壁厚4~13μm,基部细胞短粗膨大,细胞壁极度增厚似石细胞。石细胞多成群,呈椭圆形、不规则形或分枝状,壁厚4~20μm,孔沟不甚明显,胞腔中可见棕黄色分泌物。油细胞较多,类圆形,有的可见微小油滴。苞片表皮细胞扁方形,垂周壁连珠状。
(2)取本品粗粉1g,加三氯甲烷10ml,密塞,超声处理3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木兰脂素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 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乙醚(5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90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。

古籍参考
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五脏身体寒热风,头脑痛。”
2.《名医别录》:“温中解肌,利九窍,通鼻窍、涕出,治面肿引齿痛,眩冒、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。生须发,去白虫。”
3.《本草纲目》:“鼻渊,鼻鼽,鼻窒,鼻疮及痘后鼻疮。”“辛夷之辛温,走气而入肺,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,所以能温中、治头面目鼻之病。”

> :absol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