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
别名:香菜、香荽、胡菜、蒝荽、园荽、芫荽、莞荽、莚荽菜、莚葛草、满天星
来源:伞形科植物芫荽的全草。
处方用名:胡荽
药性:辛,温。归肺、胃经。
功效:发表透疹,开胃消食。
临床应用:
1.麻疹不透
2.饮食不消,纳食不佳
1.麻疹不透。本品辛温香散,能发散风寒,透疹外达,用治风寒束表,疹发不畅,或疹出而又复隐者,可单用煎汤局部熏洗,或与荆芥、薄荷等解表透疹药同用。亦可用于风寒感冒,恶寒发热者,因其发汗解表之力较弱,故临床少用。
2.饮食不消,纳食不佳。本品气味芳香,能开胃消食,增进食欲,尤多用于饮食调味。若治疗饮食积滞,胃纳不佳者,可与健脾消食药、行气和中药同用。
用法用量:煎服,3~6g。外用适量。
注意事项:热毒壅盛而疹出不畅者忌服。
临床配伍:
1、治风寒感冒,头痛鼻塞:苏叶6g,生姜6g,芫荽9g。水煎服。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
2、治咯血:胡荽、海藻等量洗净泥沙,加适量油盐煮3-4小时,每日吃3次,每次1碗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3、治消化不良,腹胀:鲜芫荽全草30g。水煎服。
4、治虚寒胃痛:鲜芫荽15-24g。酒水煎服。(3-4方出自《福建中草药》)
5、治胃寒胀痛:芫荽15g,胡椒15g,艾叶6g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1979年)
1、赤糊饼
2、胡荽饼
3、胡荽丹
4、胡荽酒
化学成分:主要含挥发油、苹果酸钾、维生素C、正癸醛、芳樟醇等。
药理作用:
胡荽有促进外周血液循环的作用。胡荽子能增进胃肠腺体分泌和胆汁分泌。挥发油有抗真菌作用。
除去杂质,用清水洗净,切中段,干燥。
多卷缩成团,茎、叶枯绿色,干燥茎直径约1mm,叶多脱落或破碎,完整的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。根呈须状或长圆锥形,表面类白色。具浓烈的特殊香气,味淡微涩。
1.《日用本草》:“消谷化气,通大小肠结气。治头疼齿病,解鱼肉毒。”
2.《医林纂要》:“升散阴气,辟邪气,发汗,托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