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勃【清热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马勃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名医别录》

别名:马粪包、马屁泡、马屁勃

来源: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、大马勃或紫色马勃的干燥子实体。

处方用名:马勃

药性:辛,平。归肺经。

功效:清肺,解毒利咽,止血。

临床应用:
1.风热郁肺,咽痛音哑,咳嗽
2.衄血,创伤出血


1.咽喉肿痛,咳嗽失音。本品味辛质轻,入肺经。既能宣散肺经风热,又能清泻肺经实火,长于解毒利咽,为治咽喉肿痛的常用药。本品又能止血敛疮,故对喉证有出血和溃烂者尤为适宜。用治风热及肺火所致咽喉肿痛、咳嗽、失音,常与牛蒡子、玄参、板蓝根等同用,如普济消毒饮(《东垣试效方》)。
2.吐血衄血,外伤出血。本品有清热凉血,收敛止血之功,用治火邪迫肺,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、衄血等症,可单用,如《袖珍方》中以本品与砂糖为丸,治血热吐血,或与其他凉血止血药配伍使用;用治外伤出血,可用马勃粉撒敷伤口。

用法用量:煎服,2~6g。外用适量,敷患处。

注意事项:风寒袭肺之咳嗽、失音者不宜使用。

方剂

1、解肌透痧汤
2、普济消毒饮

药理

化学成分:主要含紫颓马勃酸、马勃素、马勃素葡萄糖苷、尿素、麦角甾醇、亮氨酸、酪氨酸、磷酸钠等。

药理作用:
脱皮马勃有止血作用,对口腔及鼻出血有明显的止血效果。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绿脓杆菌、变形杆菌及肺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,对少数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。

炮制

除去杂质,剪成小块。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 脱皮马勃 呈扁球形或类球形,无不孕基部,直径15~20cm。包被灰棕色至黄褐色,纸质,常破碎呈块片状,或已全部脱落,孢体灰褐色或浅褐色,紧密,有弹性,用手撕之,内有灰褐色棉絮状的丝状物。触之则孢子呈尘土样飞扬,手捻有细腻感。臭似尘土,无味。 大马勃 不孕基部小或无。残留的包被由黄棕色的膜状外包被和较厚的灰黄色的内包被所组成,光滑,质硬而脆,成块脱落。孢体浅青褐色,手捻有润滑感。 紫色马勃 呈陀螺形,或已压扁呈扁圆形,直径5~12cm,不孕基部发达。包被薄,两层,紫褐色,粗皱,有圆形凹陷,外翻,上部常裂成小块或已部分脱落。孢体紫色。 【鉴别】 (1)取本品置火焰上,轻轻抖动,即可见微细的火星飞扬,熄灭后,发生大量白色浓烟。 (2)脱皮马勃 粉末灰褐色。孢丝长,淡褐色,有分枝,相互交织,直径2~4.5μm,壁厚。孢子褐色,球形,直径4.5~5μm,有小刺,长1.5~3μm。 大马勃 粉末淡青褐色。孢丝稍分枝,有稀少横隔,直径2.5~6μm。孢子淡青黄色,光滑或有的具微细疣点,直径3.5~5μm。 紫色马勃 粉末灰紫色。孢丝分枝,有横隔,直径2~5μm,壁厚。孢子紫色,直径4~5.5μm,有小刺。 (3)取本品碎块lg,加乙醇与(0.1mol/L氢氧化钠溶液各8ml,浸湿,低温烘干,缓缓炽灼,于700℃:使完全灰化,放冷,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,滤过,滤液显磷酸盐的鉴别反应。 (4)取本品粉末lg,加二氯甲烷40ml,加热回流1小时,放冷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二氯甲烷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马勃对照药材l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环己烷-丙酮-乙醚(10:1:2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灯(365mn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。

古籍参考

1.《名医别录》:“主恶疮,马疥。”
2.《本草纲目》:“清肺,散血热,解毒。”“马勃轻虚,上焦肺经药也。故能清肺热咳嗽,喉痹,衄血,失音诸病。”

> :absol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