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新修本草》
别名:无
来源:脊椎动物熊科棕熊、黑熊的干燥胆汁。
处方用名:熊胆粉
药性:苦,寒。归肝、胆、心经。
功效:清热解毒,息风止痉,清肝明目。
临床应用:
1.热毒疮痈,痔疮,咽喉肿痛
2.热极生风,惊痫抽搐
3.肝热目赤,目生翳膜
1.热极生风,惊痫抽搐。本品苦寒清热,能凉心清肝,息风止痉。主治肝火炽盛,热极生风所致的高热惊风、癫痫、子痫,手足抽搐。如《食疗本草》单用本品和乳汁及竹沥化服,治疗小儿痰热惊痫;若用治子痫,可单用本品温开水化服。
2.热毒疮痈。本品苦寒,清热解毒之效颇佳,又能消散痈肿。故常用于热毒蕴结所致之疮疡痈疽、痔疮肿痛、咽喉肿痛等,可单用,如《千金方》外涂熊胆,治疗久痔不瘥;也可用水调化或加入少许冰片,涂于患部,治疗热毒疮痈等。
3.目赤翳障。本品主入肝经,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,故可用治肝热目赤肿痛、羞明流泪及目生障翳等症,如(《全幼心鉴》)以本品少许,蒸水外洗,用治新生儿胎热目闭多眵;或常以本品与冰片化水,外用点眼,如熊胆丸(《本草纲目》)。
此外,还可用于黄疸,小儿疳积,风虫牙痛等。
用法用量:内服,0.25~0.5g,入丸、散剂。外用适量,研末或水调涂敷患处。
注意事项:脾胃虚寒者忌用。
1、八宝丹
2、八宝膏
3、八宝拨云散
化学成分:主含熊去氧胆酸、鹅去氧胆酸、去氧胆酸、牛黄熊去氧胆酸、牛黄鹅脱氧胆酸、牛黄胆酸、胆固醇、胆红素、无机盐、脂肪、磷质及多种氨基酸等。引流熊胆粉的化学成分与天然熊胆基本一致。
药理作用:
本品所含胆汁酸盐可增加胆汁分泌量,对胆总管、括约肌有松弛作用;能促进脂肪、类脂质及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。鹅去氧胆酸有溶解胆结石作用。其所含熊去氧胆酸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,还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尿糖。并有解痉作用;本品所含的鹅去氧胆酸、胆酸及去氧胆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链球菌、肺炎双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;其复方制剂又有促进角膜翳处的角膜上皮细胞的新陈代谢,加快其更新的作用。
1.《本草蒙筌》:“治男、女时气热蒸,变为黄疸;疗小儿风痰壅塞,发为惊痫;驱五疳、杀虫,敷恶疮散毒;痔病久发不愈,涂之立见奇功。”
2.《本草纲目》:“退热,清心,平肝,明目去翳,杀蛔、蛲虫。”
3.《本草从新》:”凉心,平肝,明目,杀虫,治惊痫五痔。实热则宜,虚家当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