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
别名:秧草、水灯心、野席草
来源: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。
处方用名:灯心、灯心草、灯心草炭
药性:甘、淡,微寒。归心、肺、小肠经。
功效:利小便,清心火。
临床应用:
1.热淋,尿少涩痛
2.心烦失眠,口舌生疮
1.淋证。本品甘淡能渗湿,性寒能清热。故可清热利尿,适用于小便不利,淋沥涩痛之证。因其质轻力薄,临证多与木通、瞿麦、车前子等同用,如八正散《和剂局方》。
2.心烦失眠,口舌生疮。本品性寒,既能入心清心火,又可利尿泄热以引导心火下降。用于心烦失眠,如《集验方》单味煎服,也可与木通、竹叶、栀子等同用;用于小儿心热夜啼,可与淡竹叶配伍,开水泡服,也可配车前草,煎汤服;治口舌生疮,咽喉肿痛,将灯心炭研为末,涂抹患处或拈盐吹喉。
用法用量:煎服,1~3g。
临床配伍:
1、用于衄血不止:灯心一两为末,入丹砂一钱,米饮每服二钱。(《圣济总录》)
2、用于清热利尿,小便不利,淋沥涩痛之证:与木通、瞿麦、车前子等同用,如八正散。(《和剂方局》)
1、清咽双和饮
2、清热泻脾散
3、益阴汤
4、五淋散
5、除湿胃苓汤
化学成分:主要含菲类成分:灯心草二酚,去氢灯心草二酚,去氢灯心草醛,去氢-6-甲基灯心草二酚及二氢菲类化合物;还含木犀草素,酚类及有机酸等。
药理作用:
灯心草乙醇提取物有确切的镇静和催眠作用。对枯草芽孢杆菌、草分枝杆菌、环状芽孢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,灯心草水提取物有一定抗氧化作用。
炮制方法:
1.灯心草:取原药材,拣净杂质,剪成段。
2.灯心草炭:取净灯心草,扎成小把,置煅锅内,上扣一口径较小的锅,接合处用盐泥封固,在扣锅上压以重物,并贴一条白纸或放数粒大米,用文武火加热,煅至纸条或大米呈深黄色时停火,待锅凉后,取出。
炮制作用:
1.灯心:味甘、淡,性微寒。归心、肺、小肠经。具有清心火、利小便的功能。灯心草长于利水通淋。用于心烦失眠,尿少涩痛,口舌生疮。
2.灯心草炭:凉血止血,清热敛疮;外用治咽痹,乳蛾,阴疳。
【性状】
本品呈细圆柱形,长达90cm,直径0.1~0.3cm。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,有细纵纹。体轻,质软,略有弹性,易拉断,断面白色。气微,味淡。
【鉴别】
(1)本品粉末类白色。全部为星状薄壁细胞,彼此以星芒相接,形成大的三角形或四边形气腔,星芒4~8,长5~51μm,宽5~12μm,壁稍厚,有的可见细小纹孔,星芒相接的壁菲薄,有的可见1~2个念珠状增厚。
(2)取本品粉末1g,加甲醇100ml,加热回流1小时,放冷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用乙醚2ml洗涤,弃去乙醚液,加甲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灯心草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供试品溶液3~5μl、对照药材溶液3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环己烷-乙酸乙酯(10:7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磷钼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。
1.《开宝本草》:“主五淋。”
2.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“治急喉痹,止夜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