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中华医学杂志》
别名:无
来源:蔷薇科植物龙芽草(即仙鹤草)的干燥冬芽。
处方用名:鹤草芽
药性:苦、涩,凉。归肝、小肠、大肠经。
功效:杀虫。
临床应用:
绦虫病
绦虫病。本品善驱绦虫,对多种绦虫都有作用,并有泻下作用,有利于虫体排出,为治绦虫病的新药。单用本品研粉,晨起空腹顿服即效,一般在服药后5~6小时可排出虫体。临床上有仙鹤草芽浸膏,鹤草酚胶囊及鹤草酚的衍生物等多种制剂,治疗绦虫病效果显著。
此外,本品制成栓剂,治疗滴虫性阴道炎,有一定疗效。本品亦可用治小儿头部疖肿。
用法用量:研粉吞服,每次30~45g,小儿0.7~0.8g/kg。每日1次,早起空腹服。
注意事项:不宜入煎剂,因有效成分(鹤草酚)几乎不溶于水。
化学成分:主要含鹤草酚,仙鹤草内酯,仙鹤草醇,芹黄素,儿茶酚、鞣质等。鹤草酚为间苯三酚类衍生物,是灭绦虫的有效成分。
药理作用:
鹤草酚主要作用于绦虫头节,对颈节、体节亦有作用,能抑制虫体的糖原分解,对虫体细胞代谢及代谢产物琥珀酸的生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;鹤草酚有促进动物体内血吸虫转移,虫体萎缩,退化,甚至杀死成虫的作用;对蛔虫有持久的兴奋作用,对阴道滴虫、血吸虫、疟原虫、囊虫等,亦有抑杀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