藕节【止血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藕节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药性本草》

别名:藕节巴

来源: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根茎节部。

处方用名:藕节

药性:甘、涩,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

功效:收敛止血,化瘀。

临床应用:
吐血,咳血,衄血,尿血,崩漏


出血证。本品味涩收敛,既能收敛止血,又兼能化瘀,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,可用于各种出血之证,对吐血、咳血、咯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尤为多用。可单用,如《药性论》治吐血不止,《本草纲目》治衄血不止,均以鲜藕捣汁饮。本品药性平和,单用力薄,常入复方中使用。若治咳血、咯血,可与阿胶、白及、枇杷叶等同用,如白及枇杷丸(《证治准绳》);治血淋、尿血,常配小蓟、通草、滑石等同用,如小蓟饮子(《重订济生方》)。

用法用量:煎服,9~15g。

临床配伍:
1、内损吐血:飞罗面略炒,以京墨汁或藕节汁,调服二钱。(《医学集成》)
2、大便下血:藕节晒干研末,人参、白蜜煎汤,调服二钱,日二服。(《全幼心鉴》)

方剂

1、小蓟饮子

药理

化学成分:主要含淀粉、鞣质、维生素、氨基酸和蛋白质等。

药理作用:
本品能缩短凝血时间。

炮制

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 本品呈短圆柱形,中部稍膨大,长2~4cm,直径约2cm。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,有残存的须根和须根痕,偶见暗红棕色的鳞叶残基。两端有残留的藕,表面皱缩有纵纹。质硬,断面有多数类圆形的孔。气微,味微甘、涩。 【鉴别】 取本品粉末1g,加稀乙醇20ml,超声处理20分钟,滤过,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藕节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丙氨酸对照品,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.5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1、对照品溶液2μ1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正丁醇-冰醋酸-水(4:1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茚三酮试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
古籍参考

1.《本草纲目》:“能止咳血、唾血、血淋、溺血、下血、血痢、血崩。”
2.《本草汇言》:“藕节,消瘀血,止血妄行之药也。刑元璧曰:《日华子》治产后血闷腹胀,捣汁,和热童便,有效。盖止中有行散之意。又时珍方治唾血、呕血及便血、溺血、血淋、血崩等证,入四生汤、调营汤中,亦行止互通之妙用也。”
3.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“藕节粉,开膈,补腰肾,和血脉,散一切瘀血,生一切新血,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。”

> :absol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