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胡索【活血化瘀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延胡索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雷公炮炙论》

别名:元胡、延胡、元胡索

来源: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,又称元胡、玄胡索。

处方用名:延胡索、醋延胡索、酒延胡索

药性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、心经。

功效:活血,行气,止痛。

临床应用:
气血瘀滞,胸胁、脘腹疼痛,胸痹心痛,经闭痛经,产后瘀阻,跌扑肿痛


用于气血瘀滞之痛证。本品辛散温通,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,前人谓其能“行血中之气滞,气中血滞,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”。为常用的止痛药,无论何种痛证,均可配伍应用。若治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,常与丹参、桂枝、薤白、瓜蒌等药同用;若配川楝子,可治热证胃痛,如金铃子散(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);治寒证胃痛,可配桂枝(或肉桂)、高良姜,如安中散(《和剂局方》);治气滞胃痛,可配香附、木香、砂仁;若治瘀血胃痛,可配丹参、五灵脂等药用;若配党参、白术、白芍等,可治中虚胃痛;若治肝郁气滞之胸胁痛,可伍柴胡、郁金;治肝郁化火之胸胁痛,配伍川楝子、山栀;治寒疝腹痛,可配小茴香、吴茱萸等药用;治气滞血瘀之痛经、月经不调、产后瘀滞腹痛,常配当归、红花、香附等药用;治跌打损伤、瘀肿疼痛,常与乳香、没药同用;治风湿痹痛,可配秦艽、桂枝等药用。

用法用量:煎服,3~10g;研末服,每次1.5~3g。醋制可加强止痛之功。

临床配伍:
延胡索常与川楝子伍用,治疗肝火内郁,气机不调的胃脘痛之热证;
与高良姜、桂枝伍用,以温中止痛治疗胃脘痛之寒证;
与当归、香附伍用,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等;
与莪术、三棱伍用,治疗血瘀经闭,癥瘕积聚;
与自然铜、酒大黄伍用,治疗跌打损伤等。

方剂

1、金铃子散
2、加味乌药汤

药理

化学成分:延胡索中主要含有近20种生物碱,分为叔胺碱类和季胺碱类,以延胡索乙素(消旋四氢巴马汀,dl-四氢掌叶防己碱)、甲素(紫堇碱)、丑素和去氢延胡索甲素的生物活性较强,镇痛作用以乙素的左旋体最强。此外,还含有三萜类、蒽醌类、酚酸类、甾醇及有机酸类等非生物碱类成分。
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血流动力学(增加冠脉流量、扩血管)
(2)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镇静
(2)镇痛
(3)抗溃疡

炮制

炮制方法:
1.延胡索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,切厚片或用时捣碎,筛去碎屑。
2.醋延胡索:
(1)取净延胡索或延胡索片,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,闷润至醋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
每100kg延胡索,用米醋20kg。
(2)取净延胡索,加入定量的米醋与适量清水(以平药面为宜),置煮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煮至透心。醋液被吸尽时,取出,晾至6成干,切厚片,晒干。筛去碎屑;或干后捣碎。
每100kg延胡索,用米醋20kg。
3.酒延胡索:取净延胡索片,加入定量的黄酒拌匀,闷润至酒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
每100kg延胡索片,用黄酒15kg。
炮制作用:
1.延胡索:味辛、苦,性温。归肝、脾经。具有活血,利气,止痛的功能。用于胸胁、脘腹疼痛,经闭痛经,产后瘀阻,跌打肿痛等证。生品止痛有效成分不易煎出,效果欠佳,故临床多用醋制品。
2.醋延胡索:行气止痛作用增强。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的多种疼痛证候。
3.酒延胡索:以活血、祛瘀、止痛为主。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 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,直径0.5~1.5cm。表面黄色或黄褐色,有不规则网状皱纹。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,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。质硬而脆,断面黄色,角质样,有蜡样光泽。气微,味苦。 【鉴别】 (1)本品粉末绿黄色。糊化淀粉粒团块淡黄色或近无色。下皮厚壁细胞绿黄色,细胞多角形、类方形或长条形,壁稍弯曲,木化,有的成连珠状增厚,纹孔细密。螺纹导管直径16~32μm。 (2)取本品粉末1g,加甲醇50ml,超声处理3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,加浓氨试液调至碱性,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,每次10ml,合并乙醚液,蒸干,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延胡索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.5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~3μl,分别点于同一用1%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,以甲苯-丙酮(9:2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置碘缸中约3分钟后取出,挥尽板上吸附的碘后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。

古籍参考

1.《雷公炮炙论》:“心痛欲死,速觅延胡。”
2.《本草纲目》:“延胡索,能行血中气滞,气中血滞,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,用之中的,妙不可言。盖延胡索活血化气,第一品药也。”
3.《本草经疏》:“产后血虚,或经血枯少不利,气虚作痛者,皆大非所宜。”

> 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