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药【活血化瘀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没药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

别名:末药、明没药

来源: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。

处方用名:没药、炒没药、炙没药、醋没药

药性:辛、苦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

功效: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

临床应用:
没药的功效主治与乳香相似,常与乳香相须为用,治疗跌打损伤、瘀滞疼痛,痈疽肿痛,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多种瘀滞痛证。二者的区别在于,乳香偏于行气、伸筋,治疗痹证多用;没药偏于散血化瘀,治疗血瘀气滞较重之胃痛多用。


没药的功效主治与乳香相似。常与乳香相须为用,治疗跌打损伤瘀滞疼痛,痈疽肿痛,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滞痛证。区别在于乳香偏于行气、伸筋,治疗痹证多用。没药偏于散血化瘀,治疗血瘀气滞较重之胃痛多用。

用法用量:3~5g,炮制去油,多入丸散用。外用适量。

注意事项:孕妇及胃弱者慎用。

临床配伍:
治各种瘀血阻滞之痛症,如跌打损伤,症见伤处疼痛,伤筋动骨或麻木酸胀,或内伤瘀血,心腹疼痛,肢臂疼痛等症:没药、乳香、丹参、当归各五钱。上药全研细末,备用,亦可水泛为丸。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

方剂

1、仙方活命饮
2、小活络丹

药理

化学成分:主要含挥发油,树脂类成分,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等。
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血流动力学(扩血管)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镇痛
(2)抗炎

炮制

炮制方法:
1.没药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砸成小块。
2.醋没药:取净没药块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冒烟,表面微熔,喷淋定量的米醋,边喷边炒至表面呈油亮光泽时,迅速取出,摊开放凉。
每100kg没药块,用米醋5kg。
3.炒没药:取净没药块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冒烟,表面显油亮光泽时,迅速取出,摊开放凉。
炮制作用:
1.没药:味苦、辛,性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具有散瘀定痛、消肿生肌的功能。用于胸痹心痛,胃脘疼痛,痛经经闭,产后瘀阻、癥瘕腹痛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痈肿疮疡。生品气味浓烈,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,容易引起恶心、呕吐,故多外用。
2.炒没药:能缓和刺激性,便于服用,易于粉碎。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 天然没药 呈不规则颗粒性团块,大小不等,大者直径长达6cm以上。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,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,被有黄色粉尘。质坚脆,破碎面不整齐,无光泽。有特异香气,味苦而微辛。 胶质没药 呈不规则块状和颗粒,多黏结成大小不等的团块,大者直径长达6cm以上,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,不透明,质坚实或疏松,有特异香气,味苦而有黏性。 【鉴别】 (1)取本品粉末0.1g,加乙醚3ml,振摇,滤过,滤液置蒸发皿中,挥尽乙醚,残留的黄色液体滴加硝酸,显褐紫色。 (2)取本品粉末少量,加香草醛试液数滴,天然没药立即显红色,继而变为红紫色,胶质没药立即显紫红色,继而变为蓝紫色。 (3)取〔含量测定〕项下的挥发油适量,加环己烷制成每1ml含天然没药10mg或胶质没葯50mg的溶液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天然没药对照药材或胶质没药对照药材各2g,照挥发油测定法加环己烷2ml,缓缓加热至沸,并保持微沸约2.5小时,放置后,取环己烷溶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环己烷-乙醚(4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立即喷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
古籍参考

1.《医学入门》:“此药推陈出新,故能破宿血,消肿止痛,为疮家奇药也。”
2.《本草纲目》:“散血消肿,定痛生肌。”“乳香活血,没药散血,皆能止痛消肿生肌,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。”
3.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“乳香、没药,二药并用,为宣通脏腑,流通经络之要药,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。又善治女子行经腹疼,产后瘀血作痛,月事不能时下。其通气活血之力,又善治风寒湿痹,周身麻木,四肢不遂及一切疮疡肿疼,或其疮硬不疼。外用为粉以敷疮疡,能解毒消肿,生肌止痛。虽为开通之药,不至耗伤气血,诚良药也。”

> :absol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