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:地瓜苗、地笋、甘露子、方梗泽兰
来源: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干燥地上部分。
处方用名:泽兰
药性:苦、辛,微温。归肝、脾经。
功效:活血调经,祛瘀消痈,利水消肿。
临床应用:
1.血瘀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,产后瘀阻腹痛
2.跌打伤痛,疮痈肿毒
3.水肿,腹水
1.血瘀经闭、痛经、产后瘀滞腹痛。本品辛散苦泄温通,行而不峻,善活血调经,为妇科经产瘀血病证的常用药,常配伍当归、川芎、香附等药用,如泽兰汤《医学心悟》。若血瘀而兼血虚者,则与当归、白芍等同用以活血补血,如《济阴纲目》泽兰汤。
2.跌打损伤,瘀肿疼痛及疮痈肿毒。本品能活血祛瘀以消肿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瘀肿疼痛,可单用捣碎,亦可配伍当归、红花、桃仁等药用,如《医学心悟》泽兰汤;治胸胁损伤疼痛,常配丹参、郁金、延胡索等;治疮痈肿毒,可单用捣碎,亦可配伍银花、黄连、赤芍等用,如夺命丹(《外科全生集》)。
3.水肿、腹水。本品既能活血祛瘀,又能利水消肿,对瘀血阻滞、水瘀互结之水肿尤为适宜。《随身备急方》以本品与防己等份为末,醋汤调服,治疗产后水肿。治腹水身肿,配伍白术、茯苓、防己、车前子等。
用法用量:煎服,6~12g。
临床配伍:
1、产后水肿,血虚浮肿。泽兰、防己等分,为末。每服二钱,醋汤下。(张文仲《备急方》)
2、产后血虚,风肿,水肿:泽兰叶、防己等份。上为末,每服二钱,温酒调下。不能饮者,醋汤调亦可。(《妇人良方大全》)
1、安息活血丹
2、柏子仁丸
3、补虚损大泽兰丸
化学成分:主要含挥发油、葡萄糖苷、鞣质、树脂、黄酮苷、酚类、氨基酸、有机酸、皂苷、泽兰糖、水苏糖、半乳糖、果糖等。
药理作用:
泽兰水煎剂能降低血液黏度、纤维蛋白原含量、红细胞压积及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、减少红细胞聚集、抑制血小板聚集、抗凝血和血栓形成、改善微循环、调节血脂代谢。泽兰全草制剂有强心作用。泽兰水提醇沉液具有利胆保肝作用。泽兰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。
除去杂质,略洗,润透,切段,干燥。
【性状】
本品茎呈方柱形,少分枝,四面均有浅纵沟,长50~100cm,直径0.2~0.6cm;表面黄绿色或带紫色,节处紫色明显,有白色茸毛;质脆,断面黄白色,髓部中空。叶对生,有短柄或近无柄;叶片多皱缩,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5~10cm;上表面黑绿色或暗绿色,下表面灰绿色,密具腺点,两面均有短毛;先端尖,基部渐狭,边缘有锯齿。轮伞花序腋生,花冠多脱落,苞片和花萼宿存,小包片披针形,有缘毛,花萼钟形,5齿。气微,味淡。
【鉴别】
(1)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近平直,非腺毛较多,由1~5细胞组成,表面有疣状突起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,角质线纹明显,气孔直轴式,主脉和侧脉上非腺毛较多,由3~6细胞组成,表面有疣状突起。腺鳞头部类圆形,8细胞,直径66~83μm。
(2)取本品粉末1g,加丙酮30ml,加热回流3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石油醚(30~60℃)10ml,浸泡约2分钟,倾去石油醚液,蒸干,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熊果酸对照品,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.5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供试品溶液2~4μl、对照品溶液2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环己烷-三氯甲烷-乙酸乙酯-甲酸(20:5:8:0.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乳妇内衄,中风余疾,大腹水肿,身面四种浮肿,骨节中水,金疮,痈肿疮度。”
2.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通九窍,利关脉,养血气,破宿血,消徵瘕,产前产后百病,通小肠,长肉生肌,消扑损瘀血,治鼻洪,吐血,头风目痛,妇人劳瘦,丈夫面黄。”
3.《本草纲目》:“泽兰走血分,故能治水肿,涂痈毒,破瘀血,消徵瘕,而为妇人要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