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膝【活血化瘀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牛膝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
别名:怀牛膝、牛髁膝、山苋菜

来源:苋科植物牛膝(怀牛膝)的干燥根。

处方用名:牛膝、怀牛膝、酒牛膝、盐牛膝

药性:苦、甘、酸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

功效:逐瘀通经,补肝肾,强筋骨,利尿通淋,引血下行。

临床应用:
1.瘀血阻滞之经闭,痛经,胞衣不下
2.跌扑伤痛
3.腰膝酸痛,筋骨无力
4.淋证,水肿,小便不利
5.气火上逆之吐血衄血、牙痛口疮,阴虚阳亢之头痛眩晕


1.瘀血阻滞之经闭、痛经、经行腹痛、胞衣不下及跌扑伤痛。本品活血祛瘀力较强,性善下行,长于活血通经,其活血祛瘀作用有疏利降泄之特点,尤多用于妇科经产诸疾以及跌打伤痛。治瘀阻经闭、痛经、月经不调、产后腹痛,常配当归、桃仁、红花,如血府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;治胞衣不下,可与当归、瞿麦、冬葵子等同用,如牛膝汤(《千金方》);治跌打损伤、腰膝瘀痛,与续断、当归、乳香、没药等同用,如舒筋活血汤(《伤科补要》)。
2.腰膝酸痛、下肢痿软。牛膝既能活血祛瘀,又能补益肝肾,强筋健骨,兼能祛除风湿,故既可用于肝肾亏虚之腰痛、腰膝酸软,可配伍杜仲、续断、补骨脂等同用,如续断丸(《扶寿精方》);又可用于痹痛日久,腰膝酸痛,常配伍独活、桑寄生等,如独活寄生汤(《千金方》)。若与苍术、黄柏同用,可治湿热成痿,足膝痿软,如三妙丸(《医学正传》)。
3.淋证、水肿、小便不利。本品性善下行,既能利水通淋,又能活血祛瘀。治热淋、血淋、砂淋,常配冬葵子、瞿麦、车前子、滑石用,如牛膝汤(《千金方》);治水肿、小便不利,常配地黄、泽泻、车前子,如加味肾气丸(《济生方》)。
4.火热上炎,阴虚火旺之头痛、眩晕、齿痛、口舌生疮、吐血、衄血。本品味苦善泄降,能导热下泄,引血下行,以降上炎之火。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,可与代赭石、生牡蛎、生龟板等配伍,如镇肝息风汤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;治胃火上炎之齿龈肿痛、口舌生疮,可配地黄、石膏、知母等同用,如玉女煎(《景岳全书》);治气火上逆,迫血妄行之吐血、衄血,可配白茅根、栀子、代赭石以引血下行,降火止血。

用法用量:煎服,5~12g。活血通经、利尿通淋、引血(火)下行宜生用,补肝肾、强筋骨宜酒炙用。

注意事项:孕妇慎用。

方剂

1、济川煎
2、玉女煎
3、左归丸
4、七宝美髯丹
5、血府逐瘀汤
6、镇肝熄风汤
7、天麻钩藤饮
8、独活寄生汤

药理

化学成分:主要含甾酮类成分:β-蜕皮甾酮等;三萜皂苷类成分:人参皂苷R0,牛膝皂苷Ⅰ,牛膝皂苷Ⅱ,正丁基-β-D-吡喃果糖苷;黄酮类成分:芦丁,异槲皮素,山柰酚-3-O-葡萄糖苷。还含多糖及氨基酸等。

药理作用:
牛膝总皂苷对子宫平滑肌有明显的兴奋作用,怀牛膝苯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生育、抗着床及抗早孕的作用;牛膝总皂苷可降低大鼠血压,改善大鼠脑卒中后的神经症状。齐墩果酸具有保肝、护肝、强心等作用。牛膝多糖能增强免疫、抑制肿瘤转移、升高白细胞和保护肝脏,并能提高记忆力和耐力。怀牛膝能降低大鼠全血黏度、红细胞压积、红细胞聚集指数,并有抗凝作用。蜕皮甾酮有降脂作用,并能明显降低血糖。

炮制

炮制方法:
1.牛膝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除去芦头,切段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2.酒牛膝:取牛膝段,加入定量黄酒拌匀,稍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
每100kg牛膝段,用黄酒10kg。
3.盐牛膝:取牛膝段,加入定量食盐水拌匀,稍闷润,待盐水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
每100kg牛膝段,用食盐2kg。
炮制作用:
1.牛膝:味苦、酸,性平。归肝、肾经。生牛膝具有补肝肾、强筋骨、逐瘀通经、利尿通淋、引血下行的功效。用于胎衣不下,肝阳眩晕,火热上逆。
2.酒牛膝:补肝肾、强筋骨、祛瘀止痛的作用增强。用于腰膝酸痛,筋骨无力,经闭癥瘕。
3.盐牛膝:能引药下行走肾经,增强通淋行瘀的作用。用于小便淋沥涩痛,尿血,小便不利。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,挺直或稍弯曲,长15~70cm,直径0.4~1cm。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,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、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。质硬脆,易折断,受潮后变软,断面平坦,淡棕色,略呈角质样而油润,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,黄白色,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,断续排列成2~4轮。气微,味微甜而稍苦涩。
【鉴别】 (1)本品横切面: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,切向延伸。栓内层较窄。异型维管束外韧型,断续排列成2~4轮,最外轮的维管束较小,有的仅1至数个导管,束间形成层几连接成环,向内维管束较大;木质部主要由导管及小的木纤维组成,根中心木质部集成2~3群。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砂晶。
(2)取本品粉末4g,加80%甲醇50ml,加热回流3小时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水15ml,微热使溶解,加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(内径为1.5cm,柱高为15cm)上,用水100ml洗脱,弃去水液,再用20%乙醇100ml洗脱,弃去洗脱液,继用80%乙醇100ml洗脱,收集洗脱液,蒸干,残渣加80%甲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牛膝对照药材4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β-蜕皮甾酮对照品、人参皂苷Ro对照品,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供试品溶液4~8μl、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4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甲醇-水-甲酸(7:3:0.5:0.05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5%香草醛硫酸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
古籍参考
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寒湿痿痹,四肢拘挛,膝痛不可曲伸,逐血气,伤热火烂,堕胎。”
2.《本草纲目》:“治久疟寒热,五淋尿血,茎中痛,下痢,喉痹,口疮,齿痛,痈肿恶疮,伤折。”“牛膝乃足厥阴、少阴之药,大抵得酒则能补肝肾,生用则能去恶血。”
3.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“(牛膝)原为补益之品,而善引气血下注,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,恒以之为引经。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,或膝疼不能曲伸,或腿痿不能任地。兼治女子月经闭枯,催生下胎。又善治淋疼,通利小便,此皆其力善下行之效也。”

> :absol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