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竭【活血化瘀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血竭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雷公炮炙论》

别名:麒麟血、骐竭

来源: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。

处方用名:血竭

药性:甘、咸,平。归心、肝经

功效:活血定痛,化瘀止血,生肌敛疮。

临床应用:
1.跌打损伤,心腹瘀痛
2.外伤出血
3.疮疡不敛


1.跌打损伤、瘀滞心腹疼痛。本品入血分而散瘀止痛,为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。治跌打损伤,筋骨疼痛,常配乳香、没药、儿茶等药用,如七厘散(《良方集腋》);治产后瘀滞腹痛、痛经、经闭及其他瘀血心腹刺痛,配伍当归、莪术、三棱等。
2.外伤出血。本品既能散瘀,又能止血,止血不留瘀,适用于瘀血阻滞,血不归经的出血病证,如外伤出血,血痔肠风等。既可单用研末外敷患处,亦可配伍儿茶、乳香、没药等,如七厘散(《良方集腋》)。
3.疮疡不敛。本品外用,有敛疮生肌之功,可用治疮疡久溃不敛之证,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敷,亦可配伍乳香、没药等,如血竭散(《圣济总录》)。

用法用量:研末服,1~2g,或入丸剂。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用。

注意事项:孕妇慎用。月经期不宜服用。

临床配伍:
1、心腹痛:用黄鼠心、肝、肺一具,阴干,瓦焙为末,入乳香、没药、孩儿茶、血竭末各三分。每服一钱,烧酒调下,立止。(《海上仙方》)
2、妇人血崩:鲫鱼一个(长五寸者)去肠,入血竭、乳香在内,绵包烧存性,研末。每服三钱,热酒调下。(叶氏《摘玄方》)
3、产后血冲,心胸满喘,命在须臾:用血竭、没药各一钱,研细,童便和酒调服。(《医林集要》)

方剂

1、正骨紫金丹
2、黎峒丸
3、七厘散
4、接骨紫金丹
5、大活络丹
6、生肌玉红膏
7、陀僧膏

药理

化学成分:主要含血竭素、血竭红素、去甲基血竭素、去甲基血竭红素及黄烷醇、查耳酮、树脂酸等成分。
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血流动力学(扩血管)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镇痛

炮制

除去杂质,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。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 本品略呈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,表面暗红,有光泽,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。质硬而脆,破碎面红色,研粉为砖红色。气微,味淡。在水中不溶,在热水中软化。
【鉴别】 (1)取本品粉末,置白纸上,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,但无扩散的油迹,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。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的烟气。
(2)取本品粉末0.1g,加乙醚10ml,密塞,振摇10分钟,滤过,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血竭对照药材0.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供试品溶液、对照药材溶液及〔含量测定〕项下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溶液各10~2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甲醇(19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橙色斑点。
(3)取本品粉末0. 5g,加乙醇10ml,密塞,振摇10分钟,滤过,滤液加稀盐酸5ml,混匀,析出棕黄色沉淀,放置后逐渐凝成棕黑色树脂状物。取树脂状物,用稀盐酸10ml分次充分洗涤,弃去洗液,加20%氢氧化钾溶液10ml,研磨,加三氯甲烷5ml振摇提取,三氯甲烷层显红色,取三氯甲烷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血竭对照药材0.5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~2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甲醇(19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橙色斑点。

古籍参考

1.《新修本草》:“主五脏邪气,带下,心痛,破积血,金疮生肉。”
2.《海药本草》:“主打伤折损,一切疼痛,补虚及血气搅刺,内伤血聚,并宜酒服。”
3.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治一切恶疮疥癣,久不合者,敷。此药性急,亦不可多使,却引脓。”

> :absol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