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新修本草》
别名:金寄奴、乌藤菜、九里光、白花尾、千粒米、斑枣子、九牛草
来源:菊科植物奇蒿或白苞蒿的干燥地上部分。
处方用名:刘寄奴
药性:苦,温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
功效:散瘀止痛,疗伤止血,破血通经,消食化积。
临床应用:
1.跌打损伤,瘀滞肿痛,外伤出血
2.血瘀经闭,产后瘀滞腹痛
3.食积腹痛,赤白痢疾
1.跌打损伤,肿痛出血。本品温散善走,能活血散瘀,止痛止血而疗伤。治疗跌打损伤,瘀滞肿痛,可单用研末以酒调服;亦可配伍骨碎补、延胡索等,如流伤饮(《伤科秘方》);治创伤出血,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;或配茜草、五倍子等,如止血黑绒絮(《伤科补要》)。
2.血瘀经闭、产后瘀滞腹痛。本品辛散苦泄,善于行散,能破血通经,散瘀止痛。治血瘀经闭,可配桃仁、当归、川芎等;治产后瘀滞腹痛,配甘草等份为末,水、酒调服
3.食积腹痛、赤白痢疾。本品气味芳香,既能醒脾开胃,又能消食化积,适用于食积不化,腹痛泻痢,可单用煎服,亦可配伍山楂、麦芽、鸡内金、白术等。
用法用量:煎服,3~10g。外用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,亦可鲜品捣烂外敷。
注意事项:孕妇慎用。
1、壮筋续骨丹
2、败酱汤
3、白头翁汤
化学成分:主要含香豆精,异泽兰黄素,西米杜鹃醇,脱肠草素,奇蒿黄酮,奇蒿内酯醇等。
药理作用:
刘寄奴水煎液有加速血液循环,解除平滑肌痉挛,促进血凝作用;增加豚鼠灌脉流量,对小鼠缺氧模型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;对宋内氏痢疾杆菌、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。
1.《新修本草》:“破血下胀。多服令人下痢。”
2.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治心腹痛,下气水胀、血气,通妇人徵结,止霍乱水泻。”
3.《本草经疏》:“刘寄奴,苦能降下,辛温通行,血得热则行,故能主破血下胀。昔人谓为金疮要药,又治产后余疾,下血止痛者,正以其行血寻迅速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