莪术【活血化瘀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莪术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药性论》

别名:蓬莪茂、蓬药、蓬莪术、广茂、蓬术、青姜、羌七、广术、黑心姜、文术。

来源:姜科植物蓬莪术、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,后者习称“温莪术”。

处方用名:莪术、醋莪术

药性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

功效: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
临床应用:
1.癥瘕痞块,瘀血经闭,胸痹心痛
2.食积气滞,脘腹胀痛


1.癥瘕积聚、经闭及心腹瘀痛。莪术苦泄辛散温通,既入血分,又入气分,能破血散瘀,消癥化积,行气止痛,适用于气滞血瘀、食积日久而成的癥瘕积聚以及气滞、血瘀、食停、寒凝所致的诸般痛证,常与三棱相须为用。治癥瘕痞块,常与三棱、当归、香附等同用,如莪术散(《寿世保元》),并可治经闭腹痛;治胁下痞块,可配丹参、三棱、鳖甲、柴胡等药用;治血瘀经闭、痛经,常配当归、红花、牡丹皮等;治胸痹心痛,可配伍丹参、川芎用;治体虚而瘀血久留不去,配伍黄芪、党参等以消补兼施。
2.食积脘腹胀痛。本品能行气止痛,消食化积,用于食积不化之脘腹胀痛,可配伍青皮、槟榔用,如莪术丸(《证治准绳》);若配伍党参、茯苓、白术等补气健脾药,可治脾虚食积之脘腹胀痛。
此外,本品既破血祛瘀,又消肿止痛,可用于跌打损伤,瘀肿疼痛,常与其他祛瘀疗伤药同用。

用法用量:煎服,6~9g。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。

注意事项: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。

临床配伍:
1.临床与川芎、白芍、当归伍用以活血调经,治疗月经不调,小腹作痛;
2.痛经兼寒者,可配伍高良姜、五灵脂及干姜等;
3.与延胡索伍用,治疗气滞血瘀较甚,痛经剧烈者;
4.与青皮、大腹皮、莱菔子及槟榔伍用,治疗饮食停滞所致脘腹胀满、疼痛,食欲不振者。

方剂

1、清热调血汤
2、香棱丸
3、荆蓬煎丸
4、沉香化滞丸
5、宫外孕Ⅱ号加党参、黄芪
6、化积丸
7、调营饮
8、理冲汤
9、开郁二陈汤
10、木香槟榔丸
11、阿魏丸
12、消疳理脾汤
13、万灵膏

药理

化学成分:莪术主要含挥发油,挥发油中主要有莪术二酮、吉马酮、牻牛儿酮、β-榄香烯、莪术醇、呋喃二烯、莪术烯、α-哌烯等。还含有姜黄素类物质,主要包括姜黄素、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。此外,还含有少量酚性物质。

药理作用: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抗肿瘤
(2)抗早孕
(3)保肝
(4)抗菌

炮制

炮制方法:
1.莪术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略泡,洗净,蒸软,切厚片,干燥。
2.醋莪术:
(1)取净莪术片,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,闷润至醋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微黄色,略带焦斑时,取出晾凉,筛去碎屑。
每100kg莪术,用米醋20kg。
(2)取净莪术药材,置煮制容器内,加入定量的米醋与适量水浸没药面,煮至醋液被吸尽,内无白心时,取出,稍晾,切厚片,干燥,筛去碎屑。
每100kg莪术,用米醋20kg。
炮制作用:
1.莪术:味辛、苦,性温。归肝、脾经。具有行气破血,消积止痛的功能。生品行气止痛,破血祛瘀力强,为气中血药。用于癥瘕痞块,瘀血经闭,胸痹心痛,食积胀痛。
2.醋莪术:主入肝经血分,散瘀止痛作用增强。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 蓬莪术 呈卵圆形、长卵形、圆锥形或长纺锤形,顶端多钝尖,基部钝圆,长2~8cm,直径1.5~4cm。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,上部环节突起,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残留的须根,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,有的可见刀削痕。体重,质坚实,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,蜡样,常附有灰棕色粉末,皮层与中柱易分离,内皮层环纹棕褐色。气微香,味微苦而辛。
广西莪术 环节稍突起,断面黄棕色至棕色,常附有淡黄色粉末,内皮层环纹黄白色。
温莪术 断面黄棕色至棕褐色,常附有淡黄色至黄棕色粉末。气香或微香。
【鉴别】 (1)本品横切面:木栓细胞数列,有时已除去皮层散有叶迹维管束;内皮层明显。中柱较宽,维管束外韧型,散在,沿中柱鞘部位的维管束较小,排列较密。薄壁细胞充满糊化的淀粉粒团块,薄壁组织中有含金黄色油状物的细胞散在。粉末黄色或棕黄色。油细胞多破碎,完整者直径62~110μm,内含黄色油状分泌物。导管多为螺纹导管、梯纹导管,直径20~65μm。纤维孔沟明显,直径15~35μm。淀粉粒大多糊化。
(2)取本品粉末0.5g,置具塞离心管中,加石油醚(30~60℃)10ml,超声处理20分钟,滤过,滤液挥干,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吉马酮对照品,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.4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石油醚(30~60℃)-丙酮-乙酸乙酯(94:5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%香草醛硫酸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
古籍参考

1.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治一切血气,开胃消食,通月经,消瘀血,止扑损痛,下血及内损恶血等。”
2.《本草经疏》:“蓬莪术行气破血散结,是其功能之所长,若夫妇人小儿,气血两虚,脾胃素弱而无积滞者,用之反能损其真气,使食愈不消而脾胃益弱,即有血气凝结、饮食积滞,亦当与健脾开胃,补益元气药同用,乃无损耳。”
3.《药品化义》:“蓬术味辛性烈,专攻气中之血,主破积消坚,去积聚癖块,经闭血瘀,扑损疼痛。与三棱功用颇同,亦忽过服。”

> :absol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