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本草备要》
别名:蚶子壳、毛蛤、瓦垅
来源:蚶科动物毛蚶、泥蚶或魁蚶的贝壳。
处方用名:瓦楞子、煅瓦楞子
药性:咸,平。归肺、胃、肝经。
功效:消痰化瘀,软坚散结,制酸止痛。
临床应用:
1.顽痰胶结,黏稠难咯
2.瘿瘤,瘰疬
3.癥瘕痞块
4.胃痛泛酸
1.瘰疬,瘿瘤。本品咸能软坚,消痰散结,常与海藻、昆布等配伍,如含化丸(《证治准绳》)。
2.癥瘕痞块。本品既能消痰,又能化瘀,有化瘀散结之功,适用于气滞血瘀及痰积所致的癥瘕痞块,可单用,醋淬为丸服,即《万氏家抄方》瓦楞子丸;也常与三棱、莪术、鳖甲等行气活血消癥软坚之品配伍。
本品煅用可制酸止痛,用于肝胃不和,胃痛吐酸者,可单用,也可配甘草同用。
用法用量:煎服,9~15g,先煎。消痰化瘀、软坚散结宜生用,制酸止痛宜煅用。
临床配伍:
1、胃痛吐酸水:瓦愣子(醋煅7次)270g,乌贼骨180g,广皮(炒)90g。研极细末。每日3次,每次服6g,食后开水送下。(《经验方》)
2、治痰饮:以瓦楞子壳(即海蚶子),不拘多少,炭火煅,研末,候栝萎黄熟时,正捣和瓦粉作饼子,晒干为末。用蜜汤调一钱,或入诸药为丸,其效过于海粉多矣。(《古今医统》)
1、化积丸
2、冻疮膏
化学成分:主要含碳酸钙,少量磷酸钙、硅酸盐、磷酸盐,及少量铁、镁等无机元素。
药理作用:
本品所含碳酸钙、磷酸钙能中和胃酸,可对抗消化性溃疡,同时,其中的黏液质胶可在胃、十二指肠黏膜表面形成薄的保护层并促进肉芽生长,加快溃疡面愈合。本品有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。毛蚶水解液有保肝、降血糖、降血脂作用。
炮制方法:
1.瓦楞子:取原药材,洗净,捞出,干燥,碾碎或研粉。
2.煅瓦楞子:取净瓦楞子,置耐火容器内,武火加热,煅至酥脆,取出放凉,碾碎或研粉。
炮制作用:
1.瓦楞子:味咸,性平。归肺、胃、肝经。具有消痰化瘀,软坚散结,制酸止痛的功能。瓦楞子偏于消痰化瘀,软坚散结。
2.煅瓦楞子:制酸止痛力强,用于胃痛泛酸。且煅后质地酥脆,便于粉碎入药。
【性状】 毛蚶 略呈三角形或扇形,长4~5cm,高3~4cm。壳外面隆起,有棕褐色茸毛或已脱落;壳顶突出,向内卷曲;自壳顶至腹面有延伸的放射肋30~34条。壳内面平滑,白色,壳缘有与壳外面直愣相对应的凹陷,铰合部具小齿1列。质坚。气微,味淡。 泥蚶 长2.5~4cm,高2~3cm。壳外面无棕褐色茸毛,放射肋18~21条,肋上有颗粒状突起。 魁蚶 长7~9cm,高6~8cm。壳外面放射肋42~48条。
1.《本草拾遗》:“烧,以米醋三度淬后,醋膏丸,治一切血气,冷气,癥癖。”
2.《医林纂要》:“去一切痰积,血积,气块,破癥瘕,攻瘰疬。”
3.《本草求真》:“此与鳖甲、虻虫同为一类,皆能消疟除积。但虻虫其性最迅,此与鳖甲其性稍缓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