礞石【化痰止咳平喘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礞石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嘉祐本草》

别名:

来源: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,或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。

处方用名:礞石、青礞石、煅礞石

药性:甘、咸,平。归肺、心、肝经。

功效:坠痰下气,平肝镇惊。

临床应用:
1.顽痰胶结,咳逆喘急
2.癫痫发狂,烦躁胸闷,惊风抽搐


1,气逆喘咳。本品质重性烈,功专坠降,味咸软坚,善消痰化气,以治顽痰、老痰胶固之证,症见咳喘痰壅难咯,大便秘结,常配沉香、黄芩、大黄同用,如礞石滚痰丸(《景岳全书》)。
2.癫狂,惊痫。本品既能攻消痰积,又能平肝镇惊,为治惊痫之良药。如夺命散(《婴孩宝鉴》),治热痰壅塞.引起的惊风抽搐,以煅礞石为末,用薄荷汁和白蜜调服。若痰积惊痫,大便秘结者,可用礞石滚痰丸以逐痰降火定惊。

用法用量:多入丸散服,3~6g;煎汤10~15g,布包先煎。

注意事项:本品重坠性猛,非痰热内结不化之实证不宜使用。脾虚胃弱,小儿慢惊忌用。孕妇慎用。

临床配伍:
①通治痰为百病:礞石、焰硝各二两(煅过,研飞,晒干,一两),大黄(酒蒸)八两,黄芩(酒洗)八两,沉香五钱。为末,水丸梧子大。常服一、二十丸,欲利大便则服一、二百丸,温水下。(《养生主论》滚痰丸)
②治中痰并一切痰症:礞石二两(煅,乳淬),大黄二两(九蒸),沉香一两,半夏二两(姜、矾制),陈皮二两,黄芩二两(酒制)。为末,陈米糊为丸,绿豆大。每服三钱。(《惠直堂经验方》礞石化痰丸)
③治大人小儿食积成痰,胃实多眩晕者:青礞石七钱,火硝七钱(同研炒,以火硝过性为度),枳实、木香、白术各二两。共为末,红曲二两为末打糊。丸梧子大。每早服三钱,白汤下。(《方脉正宗》)
④治诸积癖块,攻刺心腹,下痢赤白,及妇人崩中漏下,一切虚冷之疾,尤治饮食过多,脏腑滑泄,久积久痢:青礞石半斤,捣,罗过,用消石二两,细研,于坩埚内,铺头盖底,按实,用圆瓦覆口,用炭二十斤煅之,取出,入赤石脂二两,同研极细,滴水为丸,如小鸡头大,候干,再入坩埚内,用少火煅红收之。每有虚冷病,服一丸至二、三丸,空心温水送下,以少食压之,久病泄泻,加至五、七丸或十丸亦不妨。(《杨氏家藏方》金宝神丹)
⑤治妇人食Y,块久不消,攻刺心腹疼痛:青礞石二分(末),木香一分(末),硇砂半两(不夹石者,细研),朱砂一分(细研),粉霜二分(研入),巴豆三分(去皮、心,研,纸裹压去油)。上药郡研令匀,以糯米饭和丸,如绿豆大。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二丸,取下恶物为效。(《圣惠方》礞石丸)
⑥治急慢惊风,痰潮壅滞,塞于咽喉:青礞石一两,入臼窝内,同焰硝一两,用白炭木煅令通红,须硝尽为度,候药冷如金色,取出,研为细末。急惊风痰发热者,薄荷自然汁入蜜调服;慢惊脾虚者,有以青州白丸子再研,煎稀糊入熟蜜调下。(《婴孩宝书》夺命散)
⑦治一切积,不问虚实冷热酒食,远年日久:青礞石二两(研),滑石一两(研),青黛半两,轻粉三钱。上同研匀。每服一钱,面汤调下,急以水漱口。未服药前一日,先吃淡粥,至晚服药,候次日晚未动,再服半钱,取下恶物,更以汤粥将息三二日,如是无积,药随大便下,并无所损忌,次日将息。(《普济方》礞石散)

方剂

1、滚痰丸

药理

化学成分:青礞石主要成分为硅酸盐,镁、铝、铁及结晶水;金礞石主要成分为云母与石英,亦即主含钾、铁、镁、锰、铝、硅酸等与结晶水。

药理作用:
青礞石呈八面体配位的阳离子层夹在两个相同四面体单层间所组成,存在着静态电位差,故能促进阳离子交换,产生吸附作用,这是化痰利水作用机制之一。因含镁离子,故有泻下作用。

炮制

炮制方法:
1.青礞石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砸碎。
2.煅青礞石:
(1)明煅:取净青礞石小块,置耐火容器内,用武火加热,煅至红透,取出放凉。或取整块直火煅烧亦可。
(2)硝煅:取净青礞石小块加等量的火硝混匀,置耐火容器内,加盖,武火加热,煅至烟尽,取出放凉,水飞细粉。
炮制作用:
1.青礞石:味咸,性平。归肺、肝经。具有坠痰下气,平肝镇惊的功能。青礞石一般不生用。
2.煅青礞石:质地酥松,便于粉碎加工,易于煎出有效成分。硝煅后可增强下气坠痰功效,能逐陈积伏匿之疾。用于顽痰胶结,咳逆喘急,癫痫发狂,烦躁胸闷,惊风抽搐。

性状和鉴别

青礞石 【性状】 黑云母片岩主为鳞片状或片状集合体。呈不规则扁块状或长斜块状,无明显棱角。褐黑色或绿黑色,具玻璃样光泽。质软,易碎,断面呈较明显的层片状。碎粉主为绿黑色鳞片(黑云母),有似星点样的闪光。气微,味淡。 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为鳞片状或粒状集合体。呈灰色或绿灰色,夹有银色或淡黄色鳞片,具光泽。质松,易碎,粉末为灰绿色鳞片(绿泥石化云母片)和颗粒(主为碳酸盐),片状者具星点样闪光。遇稀盐酸产生气泡,加热后泡沸激烈。气微,味淡。 金礞石 【性状】 本品为鱗片状集合体。呈不规则块状或碎片,碎片直径0.1~0.8cm;块状者直径2~10cm,厚0.6~1.5cm,无明显棱角。棕黄色或黄褐色,带有金黄色或银白色光泽。质脆,用手捻之,易碎成金黄色闪光小片。具滑腻感。气微,味淡。 【鉴别】 取本品碎片少量,置铁片上加热,即层裂或散裂,膨胀2~5倍,有的鱗片变成弯曲的蛭虫状;色泽变浅,重量减轻,可浮于水面。

古籍参考

1.《嘉祐本草》:“治食积不消,留滞在脏腑,食积癥块久不差。”
2.《本草纲目》:“治积痰惊闲,咳嗽喘急。”“治惊利痰……然止可用之救急,气弱脾虚者不宜久服。”
3.《本草备要》:“能平肝下气,为治惊利痰之圣药。”

> :absol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