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:冬花、款花、看灯花、艾冬花、九九花
来源: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。
处方用名:款冬花、冬花、炙冬花、炙款冬花、蜜冬花、蜜款冬花
药性:辛、微苦,温。归肺经。
功效:润肺下气,止咳化痰。
临床应用:
新久咳嗽,喘咳痰多,劳嗽咳血
咳喘。本品辛温而润,治咳喘无论寒热虚实,皆可随证配伍。咳嗽偏寒,可与干姜、紫菀、五味子同用,如款冬煎(《千金方》)。治肺热咳喘,则配知母、桑叶、川贝母同用,如款冬花汤(《圣济总录》);若配人参、黄芪,可治肺气虚弱,咳嗽不已;若治阴虚燥咳,则配沙参、麦冬;喘咳日久痰中带血,常配百合同用,如百花膏(《济生方》);肺痈咳吐脓痰者,也可配桔梗、苡仁等同用,如款花汤(《疮疡经验全书》)。
用法用量:煎服,5~10g。外感暴咳宜生用,内伤久咳蜜炙用。
临床配伍:
1、治暴发咳嗽:款冬花二两,桑根白皮(锉)、贝母(去心)、五味子、甘草(炙,锉)各半两,知母一分,杏仁(去皮尖双仁,炒,研)三分。上七味,粗捣筛,每服三钱匕,水一盏,煎至七分,去滓温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款冬花汤)
2、治口中疳疮:款冬花、黄连等分。为细末,用唾津调成饼子。先以蛇床子煎汤嗽口,乃以饼干傅之。(《纲目》引《杨诚经验方》)
3、治痔漏:(款冬)花蕾研末,水调敷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1、九仙散
2、定喘汤
化学成分:主要含黄酮类成分:芦丁、金丝桃苷、槲皮素等;萜类成分:款冬酮、款冬花素、款冬二醇等;生物碱类成分:款冬花碱、千里光宁等。还含有机酸、甾体和挥发油等。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祛痰
(2)镇咳
(3)平喘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升高血压
(2)抗血小板聚集
炮制方法:
1.款冬花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残梗,筛去灰屑。
2.蜜款冬花:取熟蜜,加适量开水稀释,淋入净款冬花内拌匀,闷润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微黄色、不粘手时,取出晾凉。
每100kg款冬花,用熟蜜25kg。
炮制作用:
1.款冬花:味辛、微苦,性温。归肺经。具有润肺下气、止咳化痰的功能。生品长于散寒止咳,多用于风寒久咳或痰饮燥咳。
2.蜜款冬花:药性温润,能增强润肺止咳的功效。多用于肺虚久咳或阴虚燥咳。
【性状】
本品呈长圆棒状。单生或2~3个基部连生,长1~2.5cm,直径0.5~1cm。上端较粗,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,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。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,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。体轻,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。气香,味微苦而辛。
【鉴别】
(1)本品粉末棕色。非腺毛较多,单细胞,扭曲盘绕成团,直径5~24μm。腺毛略呈棒槌形,头部4~8细胞,柄部细胞2列。花粉粒细小,类球形,直径25~48μm,表面具尖刺,3萌发孔。冠毛分枝状,各分枝单细胞,先端渐尖。分泌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,含黄色分泌物。
(2)取本品粉末1g,加乙醇20ml,超声处理1小时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款冬花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另取款冬酮对照品,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2~5μl、对照品溶液2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,以石油醚(60~90℃)-丙酮(6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再以同一展开剂展开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灯(254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咳逆上气,善喘,喉痹。”
2.《本经逢原》:“润肺消痰,止嗽定喘。”
3.《本经疏证》:“《千金》、《外台》,凡治咳逆久咳,并用紫菀、款冬者十方而九。然其异在《千金》、《外台》亦约略可见。盖凡唾脓血失音者,及风寒水气盛者,多不甚用款冬,但用紫菀;款冬则每同温剂、补剂用者为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