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砂【安神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朱砂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
别名:丹砂、辰砂

来源: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,主含硫化汞。

处方用名:朱砂

药性:甘,微寒;有毒。归心经。

功效:清心镇惊,安神,明目,解毒。

临床应用:
1.心神不宁,心悸易惊,失眠多梦
2.癫痫发狂,小儿惊风
3.视物昏花
4.口疮,喉痹,疮疡肿毒


1.心神不宁,心悸,失眠。本品甘寒质重,寒能降火,重可镇怯,专入心经,既可重镇安神,又能清心安神,为镇心、清火、安神定志之药。可治心火亢盛,内扰神明之心神不宁、惊悸怔忡、烦躁不眠者,宜与黄连、栀子、磁石、麦冬等合用,以增强清心安神之效;若与当归、生地黄、炙甘草等同用,可治心火亢盛,阴血不足之失眠多梦、惊悸怔忡、心中烦热,如朱砂安神丸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;阴血虚者,还可与酸枣仁、柏子仁、当归等配伍。
2.惊风,癫痫。本品质重而镇,略有镇惊止痉之功。故可用治温热病,热入心包或痰热内闭所致的高热烦躁,神昏谵语,惊厥抽搐者,常与牛黄、麝香等开窍、息风药同用,如安宫牛黄丸(《温病条辨》);如治小儿惊风,又常与牛黄、全蝎、钩藤配伍,如牛黄散(《证治准绳》);用治癫痫卒昏抽搐,常与磁石同用,如磁朱丸(《千金方》);若小儿癫痫,可与雄黄、珍珠等药研细末为丸服,如五色丸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。
3.疮疡肿毒,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。本品性寒,不论内服、外用,均有清热解毒作用,用治疮疡肿毒,常与雄黄、山慈菇、大戟等同用,如太乙紫金锭(《外科正宗》);若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,可配冰片、硼砂外用,如冰硼散(《外科正宗》)。

用法用量:0.1~0.5g,多入丸散服,不宜入煎剂。外用适量。

注意事项:本品有毒,不宜大量服用,也不宜少量久服;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;忌火煅,宜水飞入药。

临床配伍:
(1)临床多与黄连、莲子心等合用,可清心安神,治疗心火亢盛、阴血不足证,如朱砂安神丸;
(2)与牛黄、麝香等合用,治疗高热神昏、惊厥,如安宫牛黄丸;
(3)与牛黄、全蝎、钩藤等配伍,治疗小儿急惊风,如牛黄散;
(4)与雄黄、大戟、山慈菇等配伍,治疗疮疡肿毒,如紫金锭;
(5)与冰片、硼砂等配伍,治疗咽喉肿痛,如冰硼散。

方剂

1、朱砂安神丸
2、安宫牛黄丸
3、至宝丹
4、苏合香丸

药理

化学成分:主含硫化汞。
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镇痛
(2)抗惊厥
(3)改善睡眠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镇咳祛痰
(2)解毒

炮制

朱砂粉,取朱砂,用磁铁吸去铁屑,或照水飞法(矿物药在湿润条件下研磨,再借粗细粉在水里不同的悬浮性取得极细粉末的方法。)水飞,晾干或40℃以下干燥。为朱红色极细粉末,体轻,以手指撮之无粒状物,以磁铁吸之,无铁末。气微,味淡。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 本品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,呈颗粒状或块片状。鲜红色或暗红色,条痕红色至褐红色,具光泽。体重,质脆,片状者易破碎,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。气微,味淡。 【鉴别】 (1)取本品粉末,用盐酸湿润后,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檫,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,加热烘烤后,银白色即消失。 (2)取本品粉末2g,加盐酸-硝酸(3:1)的混合溶液2ml使溶解,蒸干,加水2ml使溶解,滤过,滤液显汞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。

古籍参考
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养精神,安魂魄,益气明目。”
2.《本草纲目》:“治惊癎,解胎毒痘毒,驱邪疟”
3.《本草从新》:“泻心经邪热,镇心定惊,……解毒,定癫狂。”

> :absol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