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海药本草》
别名:地棕、独茅、山党参、仙茅参、海南参
来源: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。
处方用名:仙茅、酒仙茅
药性:辛,热;有毒。归肾、肝、脾经。
功效:补肾阳,强筋骨,祛寒湿
临床应用:
1.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阳痿精冷,小便频数
2.腰膝冷痛,筋骨痿软无力
3.阳虚冷泻
1.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之阳痿精冷、小便频数。本品辛热燥烈,善补命门而兴阳,常与淫羊藿、巴戟天、金樱子等同用,治疗命门火衰,阳痿早泄及精寒不育,如仙茅酒(《万氏家抄方》)。
2.腰膝冷痛,筋骨痿软无力。本品辛散燥烈,补肾阳兼有散寒湿,强筋骨之功,常与杜仲、独活、附子等同用。
此外,本品培补肝肾,用治肝肾亏虚,须发早白,目昏目暗,常与枸杞子、车前子、生熟地等同用,如仙茅丸(《圣济总录》)。
用法用量:煎服,3~10g。
注意事项:本品燥热有毒,不宜过量、久服,阴虚火旺者忌服。
1、先天大造丸
2、二仙汤
化学成分:主要含酚苷类成分:仙茅苷;三萜类成分:仙茅皂苷A~M,仙茅素A、B、C等;生物碱类成分:石蒜碱等;甾醇类成分:环木菠萝烯醇,豆甾醇等。
药理作用:
仙茅可延长实验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。仙茅醇浸剂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;仙茅水煎液可明显增加大鼠垂体前叶、卵巢和子宫重量,使卵巢hCG/LH受体特异结合力明显提高;仙茅醇浸剂可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,对抗印防己毒素所致小鼠惊厥,具镇定、抗惊厥作用。
炮制方法:
1.仙茅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稍润,切段,干燥,筛去碎屑。
2.酒仙茅:取净仙茅段,用黄酒拌匀,稍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颜色加深,取出晾凉,筛去碎屑。
每100kg仙茅段,用黄酒10kg。
炮制作用:
1.仙茅:味辛,性热;有毒。归肾、肝、脾经。具有消散痈肿的功能。用于痈疽肿痛,毒蛇咬伤。
2.酒仙茅:可降低毒性,增强补肾阳、强筋骨、祛寒湿作用。用于阳痿精冷,筋骨痿软,腰膝冷痹,小便频数。
【性状】
本品呈圆柱形,略弯曲,长3~10cm,直径0.4~1.2cm。表面棕色至褐色,粗糙,有细孔状的须根痕和横皱纹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,灰白色至棕褐色,近中心处色较深。气微香,味微苦、辛。
【鉴别】
(1)本品横切面:木栓细胞3~10列。皮层宽广,偶见根迹维管束,皮层外缘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。内皮层明显。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,散列。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黏液细胞,类圆形,直径60~200μm,内含草酸钙针晶束,长50~180μm。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。
(2)取本品粉末2g,加乙醇20ml,加热回流3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,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仙茅苷对照品,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.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乙酸乙酯-甲醇-甲酸(10:1:0.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2%铁氰化钾溶液-2%三氯化铁溶液(1:1)的混合溶液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蓝色斑点。
1.《海药本草》:“主风,补暖腰脚,清安五脏,强筋骨,消食。”“益阳”
2.《开宝本草》:“主心腹冷气,不能食,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,丈夫虚劳,老人失溺,无子,益阳道,……强记,助筋骨,益肌肤,长精神,明目。
3.《本草纲目》:“仙茅性热,补三焦、命门之药也。惟阳弱精寒,禀赋素怯者宜之。若体壮相火炽盛者,服之反能动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