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苑子【补虚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沙苑子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本草衍义》

别名:沙苑蒺藜、同州白蒺藜、沙苑白蒺藜,沙苑蒺藜子,潼蒺藜,沙蒺藜,夏黄草。

来源: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
处方用名:沙苑子、沙苑蒺藜、潼蒺藜、盐沙苑子

药性: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
功效:补肾助阳,固精缩尿,养肝明目。

临床应用:
1.肾虚腰痛,遗精早泄,遗尿尿频,白浊带下
2.肝肾不足,头晕目眩,目暗昏花


1.肾虚腰痛、阳痿遗精、遗尿尿频、白带过多。本品甘温补益,兼具涩性,似菟丝子平补肝肾而以收涩见长。常以本品补肾固精缩尿,单用有效,如《外台秘要》即单以本品治肾虚腰痛;也可与莲子、莲须、芡实等同用,治遗精遗尿带下,如金锁固精丸(《医方集解》)。
2.目暗不明、头昏目花。常以本品养肝肾明目,与枸杞子、菟丝子、菊花等同用。

用法用量:煎服,9~15g。

注意事项:本品为温补固涩之品,阴虚火旺、小便不利者不宜服用。

临床配伍:
①治精滑不禁:沙苑蒺藜(炒)、芡实(蒸)、莲须各二两,龙骨(酥炙)、牡蛎(盐水煮一日一夜,煅粉)各一两。共为末,莲子粉糊为丸,盐汤下。(《医方集解》金锁固精丸)
②治肾虚腰疼:沙苑子一两。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③治脾胃虚,饮食不消,湿热成臌胀者:沙苑蒺藜二两(酒拌炒),苍术八两(米泔水浸一日,晒干,炒)。共研为末。每服三钱,米汤调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④治目昏不明:沙苑子三钱,茺蔚子二钱,青葙子三钱。共研细末。每次一钱,日报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方剂

1、内补丸
2、金锁固精丸

药理

化学成分:主要含有氨基酸、多肽、蛋白质、酚类、鞣质、甾醇和三萜类成分、生物碱、沙苑子苷等黄酮类成分。

药理作用:
沙苑子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;抑制ADP和胶原诱异的大鼠血小板聚集;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TC、TG和LDL-C,升高LDL-C;以及保肝、抗肝纤维化、抗癌、抗疲劳、延缓衰老、抗辐射等作用。

炮制

炮制方法:
1.沙苑子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
2.盐沙苑子:取净沙苑子,加盐水拌匀,稍闷,待盐水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
每100kg沙苑子,用食盐2kg。
炮制作用:
1.沙苑子:味甘,性温。归肝、肾经。具有益肝、明目的功能。生品缩尿力强,多用于肝虚目昏,尿频,遗尿。
2.盐沙苑子:药性更为平和,能平补阴阳,并可引药入肾,增强补肾固精的作用。多用于肾虚腰痛,梦遗滑精,白浊带下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 本品略呈肾形而稍扁,长2~2.5mm,宽1.5~2mm,厚约1mm。表面光滑,褐绿色或灰褐色,边缘一侧微凹处具圆形种脐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。子叶2,淡黄色,胚根弯曲,长约1mm。气微,味淡,嚼之有豆腥味。
【鉴别】 (1)本品粉末灰白色。种皮栅状细胞断面观1列,外被角质层;近外侧1/5~1/8处有一条光辉带;表面观呈多角形,壁极厚,胞腔小,孔沟细密。种皮支持细胞侧面观呈短哑铃形;表面观呈3个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同心环。子叶细胞含脂肪油。
(2)取本品粉末0.2g,加甲醇10ml,超声处理30分钟,放冷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沙苑子对照药材0.2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沙苑子苷对照品,加60%乙醇制成每1ml含0.05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,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,以乙醇-丁酮-乙酰丙酮-水(3:3:1:13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三氯化铝试液,热风吹干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。

古籍参考

1.《本草纲目》:“补肾,治腰痛泄精,虚损劳乏。”“古方补肾祛风,皆用刺端黎。后世补肾多山沙苑痰葱,或以熬膏和药,恐其功亦不甚相远也。”
2.《本草汇言》:“沙苑蒺藜,补肾涩精之药也。……能养肝明目,润泽瞳人,能补肾固精,强阳有子,不烈不燥,兼止小便遗沥,乃和平柔润之剂也。”

> 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