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:白芍药、金芍药
来源: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。
处方用名:白芍、炒白芍、酒白芍、醋白芍、土炒白芍
药性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
功效: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临床应用:
1.血虚萎黄,月经不调,崩漏
2.自汗,盗汗
3.胁肋脘腹疼痛,四肢挛急疼痛
4.肝阳上亢,头痛眩晕
1.肝血亏虚及血虚月经不调。本品味酸,收敛肝阴以养血,常与熟地、当归等同用,用治肝血亏虚,面色苍白,眩晕心悸,或月经不调,崩中漏下,如四物汤(《和剂局方》)。若血虚有热,月经不调,可配伍黄芩、黄柏、续断等药,如保阴煎(《景岳全书》);若崩漏,可与阿胶、艾叶等同用。
2.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疼痛。本品酸敛肝阴,养血柔肝而止痛,常配柴胡、当归、白芍等,治疗血虚肝郁,胁肋疼痛,如逍遥散(《和剂局方》);也可以本品调肝理脾,柔肝止痛,与白术、防风、陈皮同用;治疗脾虚肝旺,腹痛泄泻,如痛泻要方(《景岳全书》);若与木香、黄连等同用,可治疗痢疾腹痛,如芍药汤(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);若阴血虚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挛急作痛,常配甘草缓急止痛,即芍药甘草汤(《伤寒论》)。
3.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。以本品养血敛阴、平抑肝阳,常配牛膝、代赭石、龙骨、牡蛎等,如镇肝息风汤、建瓴汤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
此外,本品敛阴,有止汗之功。若外感风寒,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,可敛阴和营,与温经通阳的桂枝等用,以调和营卫,如桂枝汤(《伤寒论》);至于阴虚盗汗,则须与龙骨、牡蛎、浮小麦等同用,可收敛阴止汗的功效。
用法用量:煎服,6~15g。平抑肝阳、敛阴止汗多生用,养血调经、柔肝止痛多炒用或酒炒用。
注意事项:不宜与藜芦同用。阳衰虚寒之证不宜使用。
临床配伍:
治妇人胁痛:香附子四两(黄子醋二碗,盐一两,煮干为度),肉桂、延胡索(炒)、白芍药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沸汤调,无时服。(《朱氏集验医方》芍药汤)
1、升麻葛根汤
2、四物汤
3、八珍汤
4、泰山磐石散
5、百合固金汤
6、补天大造丸
7、真人养脏汤
8、大秦艽汤
9、羚角钩藤汤
10、大定风珠
11、阿胶鸡子黄汤
12、养阴清肺汤
13、完带汤
化学成分:主要含单萜类成分:芍药苷,氧化芍药苷,苯甲酰芍药苷,白芍苷,芍药苷元酮,没食子酰芍药苷,芍药内酯A、B、C;甾醇类成分:β-谷甾醇;鞣质类成分:1,2,3,6-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,没食子酸,右旋儿茶素;酚类成分:丹皮酚。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免疫系统(升高WBC、增强吞噬功能、增强细胞免疫、增强体液免疫、改善学习记忆)
(2)心脑血管系统(扩张冠状血管)
(3)增强造血功能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镇静
(2)镇痛
(3)保肝
炮制方法:
1.白芍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大小条分开,洗净,浸泡至六七成透,取出闷润至透,切薄片,干燥。筛去碎屑。
2.酒白芍:取白芍片,加入定量黄酒拌匀,稍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
每100kg白芍片,用黄酒10kg。
3.炒白芍:取白芍片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表面微黄色,取出晾凉。
筛去碎屑。
4.醋白芍:取白芍片,加入定量米醋拌匀,稍闷润,待醋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筛去碎屑。
每100kg白芍片,用米醋15kg。
5.土炒白芍:取定量灶心土(伏龙肝)细粉,置炒制容器内,用中火加热,炒至土呈灵活状态,加入白芍片,炒至表面挂土色,微显焦黄色时,取出,筛去土粉,摊开放凉。
每100kg白芍片,用灶心土粉20kg。
炮制作用:
1.白芍:味苦、酸,性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具有泻肝火,平抑肝阳,养阴除烦的功能。多用于肝阳上亢,头痛,眩晕,耳鸣,阴虚发热,烦躁易怒。
2.炒白芍:寒性缓和,以养血和营,敛阴止汗为主。用于血虚萎黄,腹痛泄泻,自汗盗汗。
3.酒白芍:酸寒伐肝之性降低,入血分,善于调经止血,柔肝止痛,用于肝郁血虚,胁痛腹痛,月经不调,四肢挛痛。
4.醋白芍:引药入肝,敛血养血、疏肝解郁的作用增强。用于肝郁乳汁不通,尿血等。
5.土炒白芍:可借土气入脾,增强养血和脾、止泻作用,适用于肝旺脾虚,腹痛腹泻。
【性状】
本品呈圆柱形,平直或稍弯曲,两端平截,长5~18cm,直径1~2.5cm。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,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,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较平坦,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,形成层环明显,射线放射状。气微,味微苦、酸。
【鉴别】
(1)本品粉末黄白色。糊化淀粉粒团块甚多。草酸钙簇晶直径11~35μm,存在于薄壁细胞中,常排列成行,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。具缘纹孔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20~65μm。纤维长梭形,直径15~40μm,壁厚,微木化,具大的圆形纹孔。
(2)取本品粉末0.5g,加乙醇10ml,振摇5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芍药苷对照品,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乙酸乙酯-甲醇-甲酸(40:5:10:0.2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5%香草醛硫酸溶液,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。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邪气腹痛,……止痛,利小便,益气。”
2.《本草求真》:“赤芍药与白芍药主治略同,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,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;白则能于土中泻木,赤则能于血中活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