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:龙眼、益智、比目、木弹、骊珠、燕卵、鲛泪、圆眼、蜜脾、桂圆、元眼肉、龙眼干。
来源: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。
处方用名:龙眼肉
药性:甘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
功效: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。
临床应用:
气血不足,心悸怔忡,健忘失眠,血虚萎黄
用于思虑过度,劳伤心脾,而致惊悸怔忡,失眠健忘,食少体倦,以及脾虚气弱,便血崩漏等。本品能补心脾、益气血、安神,与人参、当归、酸枣仁等同用,如归脾汤(《济生方》);用于气血亏虚,可单服本品,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玉灵膏(一名代参膏),即单用本品加白糖蒸熟,开水冲服。
用法用量:煎服,9~15g。
注意事项:湿盛中满及有停饮、痰、火者忌服。
临床配伍:
1、大补气血:自剥好龙眼,盛竹筒式瓷碗内,每肉一两,入白洋糖一钱,素体多火者,再加入西洋参片,如糖之数。碗口幂以丝绵一层,日日于饭锅上蒸之,蒸到百次。凡衰羸老弱,别无痰火便滑之病者,每以开水瀹服一匙,大补气血,力胜参、芪,产妇临盆,服之尤妙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玉灵膏)
2、治思虑过度,劳伤心脾,健忘,怔忡:白术、茯苓(去木)、黄芪(去芦)、龙眼肉、酸枣仁(炒,去壳)各一两,人参、木香(不见火)各半两,甘草(炙)二钱半。上?咀,每服四钱,水一盏半,生姜五片,枣二枚,煎七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(《济生方》归脾汤)
1、归脾汤
化学成分:主要含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、腺嘌呤和胆碱等。还含蛋白质、有机酸、脂肪以及维生素B1、B2、P、C等成分。
药理作用:
本品可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,减少低温下死亡率。此外,本品还有抗应激、抗焦虑、抗菌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【性状】
本品为纵向破裂的不规则薄片,或呈囊状,长约1.5cm,宽2~4cm,厚约0.1cm棕黄色至棕褐色,半透明。外表面皱缩不平,内表面光亮而有细纵皱纹。薄片者质柔润,囊状者质稍硬。气微香,味甜。
【鉴别】
(1)本品横切面:外表皮细胞1列,呈类方形。内表皮细胞1列,壁稍厚,外被较厚的角质层。内外表皮间为多列大型条状薄壁细胞,直径约148μm。有的细胞中含淡黄色团块及脂肪油滴。
(2)取本品粉末1g,加乙酸乙酯20ml,超声处理2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龙眼肉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潜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环己烷-丙酮(4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5%香草醛硫酸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安志,厌食,久服强魂,聪明轻身不老,通神明。”
2.《本草求真》:“龙眼气味甘温,多有似于大枣,但此甘味更重,润气尤多,于补气之中,又更存有补血之力,故书载能益牌长智,养心保血,为心脾要药。是以心思劳伤而见健忘怔忡惊悸,及肠风下血,俱可用此为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