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本草汇言》
别名:海沙参、银条参、莱阳参
来源: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。
处方用名:北沙参
药性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
功效:养阴清肺,益胃生津。
临床应用:
1.肺热燥咳,阴虚劳嗽痰血
2.胃阴不足,热病津伤,咽干口渴
1.肺阴虚证。本品甘润而偏于苦寒,能补肺阴,兼能清肺热,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、咳血或咽干音哑等证。常与相似的养阴、润肺、清肺及止咳、平喘、利咽之麦冬、南沙参、杏仁、桑叶、玄参等药同用。
2.胃阴虚证。本品能补胃阴,而生津止渴,兼能清胃热。适用于胃阴虚有热之口干多饮、饥不欲食、大便干结、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及胃痛、胃胀、干呕等证。常与石斛、玉竹、乌梅等养阴生津之品同用。胃阴脾气俱虚者,宜与山药、太子参、黄精等养阴、益气健脾之品同用。
用法用量:煎服,5~12g。
注意事项:不宜与藜芦同用。
临床配伍:
①治阴虚火炎,咳嗽无痰,骨蒸劳热,肌皮枯燥,口苦烦渴等证:真北沙参、麦门冬、知母、川贝母、怀熟地、鳖甲,地骨皮各四两。或作丸,或作膏,每早服三钱,白汤下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②治一切阴虚火炎,似虚似实,逆气不降,消气不升,烦渴咳嗽,胀满不食:真北沙参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林仲先医案》)
1、一贯煎
化学成分:主要含多糖、香豆素、香豆素苷、聚炔类、黄酮类、脂肪酸等成分。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免疫系统(增强吞噬功能、增强细胞免疫)
(2)心脑血管系统(强心)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解热
(2)镇痛
(3)祛痰
除去残茎及杂质,略润,切段,晒干。
【性状】
本品呈细长圆柱形,偶有分枝,长15~45cm,直径0.4~1.2cm。表面淡黄白色,略粗糙,偶有残存外皮,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。全体有细纵皱纹和纵沟,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;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;上端稍细,中部略粗,下部渐细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皮部浅黄白色,木部黄色。气特异,味微甘。
【鉴别】
本品横切面:栓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,有分泌道散在。不去外皮的可见木栓层。韧皮部宽广,射线明显;外侧筛管群颓废作条状;分泌道散在,直径20~65μm,内含黄棕色分泌物,周围分泌细胞5~8个。形成层成环。木质部射线宽2~5列细胞;导管大多成“V”形排列;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。
1.《本草汇言》引林仲先医案:“治一切阴虚火炎,似虚似实,逆气不降,清气不升,为烦,为渴,为胀,为满,不食,用真北沙参五钱水煎服”。
2.《本草从新》:“专补肺阴,清肺火,治久咳肺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