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:苟起子、甜菜子、杞子、红青椒等
来源: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处方用名:枸杞子
药性:甘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
功效: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
临床应用:
肝肾阴虚,精血不足,腰膝酸痛,眩晕耳鸣,阳痿遗精,内热消渴,血虚萎黄,目昏不明
肝肾阴虚及早衰证。本品能滋肝肾之阴,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。治疗精血不足所致的视力减退、内障目昏、头晕目眩、腰膝酸软、遗精滑泄、耳聋、牙齿松动、须发早白、失眠多梦以及肝肾阴虚,潮热盗汗、消渴等证的方中,都颇为常用。可单用,或与补肝肾,益精补血之品配伍。如《寿世保元》枸杞膏单用本品熬膏服;七宝美髯丹(《积善堂方》)以之与怀牛膝、菟丝子、何首乌等品同用。以其还能明目,故尤多用于肝肾阴虚或精亏血虚之两目干涩,内障目昏,常与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、菊花等品同用,如杞菊地黄丸(《医级》)。
用法用量:煎服,6~12g。
临床配伍:
临床常与怀牛膝、菟丝子、何首乌等配伍,补肝肾益精补血,治疗肝肾阴虚证。
1、暖肝煎
2、一贯煎
3、右归丸
4、龟鹿二仙胶
5、七宝美髯丹
6、补天大造丸
化学成分:枸杞子主要含有甜菜碱、枸杞多糖、莨菪亭、游离氨基酸、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等。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免疫系统(升高WBC、增强吞噬功能、增强细胞免疫、增强体液免疫)
(2)内分泌系统物质代谢(下丘脑——垂体——性腺轴、蛋白质合成、降血糖、降血脂)
(3)抗氧化损伤
(4)心脑血管系统(降压)
(5)增强造血功能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抗肿瘤
(2)延缓衰老
【性状】
本品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,长6~20mm,直径3~10mm。表面红色或暗红色,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,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。果皮柔韧,皱缩;果肉肉质,柔润。种子20~50粒,类肾形,扁而翘,长1.5~1.9mm,宽1~1.7mm,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。气微,味甜。
【鉴别】
(1)本品粉末黄橙色或红棕色。外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或长多角形,垂周壁平直或细波状弯曲,外平周壁表面有平行的角质条纹。中果皮薄壁细胞呈类多角形,壁薄,胞腔内含橙红色或红棕色球形颗粒。种皮石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多角形,壁厚,波状弯曲,层纹清晰。
(2)取本品0.5g,加水35ml,加热煮沸15分钟,放冷,滤过,滤液用乙酸乙酯15ml振摇提取,分取乙酸乙酯液,浓缩至1ml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枸杞子对照药材0.5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乙酸乙酯-三氯甲烷-甲酸(3:2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。
1.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补益精气,强盛阴道”。
2.《药性论》:“补益精,诸不足,易颜色,变白,明目……令人长寿”。
3.《本草经疏》:“为肝肾真阴不足,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……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