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:女贞实、冬青子、爆格蚤、白蜡树子、鼠梓子
来源: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处方用名:女贞子、酒女贞子
药性:甘、苦,凉。归肝、肾经。
功效:滋补肝肾,明目乌发。
临床应用:
1.肝肾阴虚,眩晕耳鸣,腰膝酸软,须发早白,目暗不明,内热消渴,骨蒸潮热
肝肾阴虚证。本品性偏寒凉,能补益肝肾之阴,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目暗不明、视力减退、须发早白、眩晕耳鸣、失眠多梦、腰膝酸软、遗精、消渴及阴虚内热之潮热、心烦等证。常与墨旱莲配伍,即二至丸(《医方集解》)。阴虚有热,目微红羞明,眼珠作痛者,宜与生地黄、石决明、谷精草等滋阴清肝明目之品同用。肾阴亏虚消渴者,宜与生地、天冬、山药等滋阴补肾之品同用。阴虚内热之潮热心烦者,宜与生地、知母、地骨皮等养阴、清虚热之品同用。
用法用量:煎服,6~12g。酒制后增强补肝肾作用。
临床配伍:
①补腰膝,壮筋骨,强阴肾,乌髭发:女贞子(冬至日采:不拘多少,阴干,蜜酒拌蒸,过一夜,粗袋擦去皮,晒干为末,瓦瓶收贮,或先熬干,旱莲膏旋配用),旱莲草(夏至日采,不拘多少),捣汁熬膏,和前药为丸,临卧酒服。(《医方集解》二至丸)
②治神经衰弱:女贞子、鳢肠、桑椹子各五钱至一两。水煎服。或女贞子二斤,浸米酒二斤,每天酌量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③治风热赤眼:冬青子不以多少,捣汁熬膏,净瓶收固,埋地中七日,每用点眼。(《济急仙方》)
④治视神经炎:女贞子、草决明、青葙子各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⑤治瘰疬,结核性潮热等:女贞子三钱,地骨皮二钱,青蒿一钱五分,夏枯草二钱五分,水煎,一日三回分服。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
⑥治肾受燥热,淋浊溺痛,腰脚无力,久为下消:女贞子四钱,生地六钱,龟板六钱,当归、茯苓、石斛、花粉、萆薢、牛膝,车前子各二钱,大淡菜三枚。水煎服。(《医醇胜义》女贞汤)
⑦补肾滋阴。取女贞子,去梗叶,浸酒中一日夜,擦去皮,晒干,研为末,待早莲草出时,采数石,捣汁熬浓,和末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夜服百丸,酒送下。十多天之后,体力增加,老人不再起夜。又能变白发为黑色,强腰膝,起阴气。又方:用初冬采收后阴干的女贞实,酒浸一日,蒸透晒干,取一斤四两;夏季采收并阴干的旱莲草,取十两;晚春采收并阴干的桑椹子,取十两。三味共研为末,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。每服七、八直丸,淡盐汤送睛。若是五月份采的又桑椹,八月份采的旱莲,则可直接捣汁和药,不用加蜜。
⑧风热赤眼。用女贞子不限量,捣汁熬膏,净瓶收存,埋地中七日后,取以点眼。
⑨口舌生疮,舌肿胀出。取女贞叶捣汁含浸吐涎。
⑩一切眼疾,用女贞叶捣烂,加朴硝调匀贴眼部。
1、二至丸
2、阿胶鸡子黄汤
3、安神补心丸
化学成分:主要含三萜类成分:齐墩果酸,乙酰齐墩果酸,熊果酸等;环烯醚萜苷类成分:女贞苷,特女贞苷等;黄酮类成分:外消旋圣草素,右旋花旗松素,槲皮素等;脂肪酸类成分:棕榈酸,硬脂酸等。还含挥发油、多糖等。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免疫系统(升高WBC、增强吞噬功能、增强细胞免疫、增强体液免疫、改善学习记忆)
(2)物质代谢(降血脂)
(3)抗氧化损伤
(4)心脑血管系统(扩张冠状血管、扩张外周血管)
(5)增强造血功能
(6)改善消化功能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利尿
(2)止咳
(3)保肝
炮制方法:
1.女贞子: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
2.酒女贞子:取净女贞子,用黄酒拌匀,稍闷,置蒸制容器内,用酒炖法密闭隔水炖至酒完全吸尽,或用酒蒸法蒸透,女贞子呈黑润时,取出,干燥。
每100kg净女贞子,用黄酒20kg。
炮制作用:
1.女贞子:性味甘、苦,凉。归肝、肾经。具有滋补肝肾、明目乌发的功能。女贞子生品以清肝明目、滋阴润燥为主,多用于肝热目眩、阴虚肠燥便秘。
2.酒女贞子:缓和其寒滑之性,增强其滋补肝肾的功效,多用于头晕耳鸣,视物不清,须发早白。
【性状】
本品呈卵形、椭圆形或肾形,长6~8.5mm,直径3.5~5.5mm。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,皱缩不平,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。体轻。外果皮薄,中果皮较松软,易剥离,内果皮木质,黄棕色,具纵棱,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,肾形,紫黑色,油性。气微,味甘、微苦涩。
【鉴别】
(1)本品粉末灰棕色或黑灰色。果皮表皮细胞(外果皮)断面观略呈扁圆形,外壁及侧壁呈圆拱形增厚,腔内含黄棕色物。内果皮纤维无色或淡黄色,上下数层纵横交错排列,直径9~35μm。种皮细胞散有类圆形分泌细胞,淡棕色,直径40~88μm,内含黄棕色分泌物及油滴。
(2)取本品粉末0.5g,加三氯甲烷20ml,超声处理3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甲醇-甲酸(40:1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110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1.《本草纲目》:“强阴,健腰膝,变白发,明目”。
2.《本草备要》:“益肝肾,安五脏,强腰膝,明耳目,乌须发,补风虚,除百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