糯稻根【收涩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糯稻根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本草再新》

别名:糯谷根、糯稻草根、糯稻根须、稻根须

来源:禾本科植物糯稻干燥根茎及根。

处方用名:糯稻根

药性:甘,平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

功效:固表止汗,益胃生津,退虚热。

临床应用:
1.自汗,盗汗
2.虚热不退,骨蒸潮热


1.自汗,盗汗。本品甘平质轻,能固表止汗,且有益胃生津之功。用于各种虚汗兼有口渴者尤宜。治气虚自汗,可单用煎服;或配伍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浮小麦等药同用。治阴虚盗汗,可与生地黄、地骨皮、麻黄根等药同用。
2.虚热不退,骨蒸潮热。本品能退虚热,益胃津。常用于病后阴虚口渴,虚热不退及骨蒸潮热者,可与沙参、麦冬、地骨皮等药同用。

用法用量:煎服,30~60g。

临床配伍:
1、治肝炎:糯稻根、紫参各62g。加糖适量煎服。(《中草药学》)
2、治丝虫病(乳糜尿):糯稻根250-500g,可酌加红枣。水煎服。(《中草药学》)

方剂

1、清热固表汤

药理

化学成分:主要含黄酮、糖类、氨基酸等。

药理作用:

炮制

夏秋两季(北方秋季)糯稻收割后,挖取根状茎及须根,洗净,晒干。

性状和鉴别

【性状】
全体集结成疏松的团状,上端有分离的残茎,圆柱形,中空,长2.5-6.5cm,外包数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叶鞘;下端簇生多数须根。须根细长而弯曲,直径1mm,表面黄白色至棕黄色,表皮脱落后显白色,略具纵皱纹。体轻,质软,气微,味淡。

古籍参考

1.《本草再新》:“补气化痰,滋阴壮胃,除风湿”。

> ute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