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:猬皮、刺鼠皮、猬鼠皮、刺球子皮、仙人衣、毛刺
来源:刺猬科动物刺猬的干燥外皮。
处方用名:刺猬皮、猬皮、炒刺猬皮
药性:苦、涩,平。归肾、胃、大肠经。
功效:固精缩尿,收敛止血,化瘀止痛。
临床应用:
1.遗精滑精,遗尿尿频
2.便血,痔血
3.胃痛,呕吐
1.遗精滑精,遗尿尿频。本品味苦涩性收敛,主入肾经,长于固精缩尿。适用于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、滑精;肾虚膀胱失约之遗尿、尿频者。可单用炒炙研末服;或配伍益智仁、龙骨、金樱子的等药同用。
2.便血,痔血。本品功能收敛止血,入于胃肠经而善治下焦出血证。治肠风,常与木贼同用,如猬皮散(《扬氏家藏方》);治痔漏,常与槐角同用,如猬皮丸(《寿世保元》)。
3.胃痛,呕吐。本品能化瘀止痛。治胃痛日久,气血瘀滞兼呕吐者。可单用焙干研末黄酒送服;或与延胡索、香附等药同用。
用法用量:煎服,3~10g;研末服1.5~3g。
临床配伍:
1、治肠风下血:白刺猬皮一枚(于铫子内煿针焦,去皮,只用针),木贼半两(炒黄)共研为细末,每服二钱,热酒调下,饭前空腹。(《杨氏家藏方》猬皮散)
2、治反胃吐食:猬皮烧灰,酒服或煮汁,或五味淹炙食。(《普济方》)
1、拔管丸
2、黑神散
化学成分:主要含角蛋白、胶原蛋白等。
药理作用:
本品具有收敛、止血作用。
炮制方法:
1.刺猬皮:取原药材,用碱水浸泡,将污垢洗刷干净,再用清水洗净,润透,剁成小方块,干燥。
2.滑石粉炒刺猬皮:取滑石粉置热锅中,用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,投入净刺猬皮块,拌炒至黄色、鼓起、皮卷曲、刺尖秃时,取出,筛去滑石粉,放凉。
每100kg刺猬皮,用滑石粉40kg。
3.砂炒刺猬皮:取砂适量置锅内,用武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时,投入净刺猬皮块,不断翻埋,至刺尖卷曲焦黄,质地发泡时,取出,筛去砂,放凉。另有用砂炒至上述规格时,取出,筛去砂,趁热投入醋液中稍浸,捞出,干燥。
每100kg刺猬皮,用醋10kg。
炮制作用:
1.刺猬皮:味苦,性平。归胃、大肠经。具有止血行瘀、固精缩尿、止痛的功能。因腥臭气味较浓,很少生用。
2.炒刺猬皮:质地松泡酥脆,便于煎煮和粉碎。并能矫臭娇味。临床多用其炮制品。醋淬后矫味矫臭效果更佳,并能增强行瘀止痛的作用。用于胃痛吐食,痔瘘下血,遗精,遗尿等。
干燥的皮呈多角形板刷状或直条状,有的边缘卷曲呈筒状或盘状,长3-4cm。外表面密生错综交插的棘刺,棘长1.5-2cm,坚硬如针,灰白色、黄色或灰褐色不一。腹部的皮上有灰褐色软毛。皮内面灰白色或棕褐色,留有筋肉残痕。具特殊腥臭气。以皮张大、肉脂刮净、刺洁净无臭者为佳。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五痔阴蚀下血,赤白五色血汁不止,阴肿痛引肩背,酒煮杀之”。
2.《名医别录》:“疗腹痛疝积,烧为灰,酒服治”。
3.《医林改错》:“治遗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