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:蛇米、蛇珠、蛇粟、蛇床仁、蛇床实、气果、双肾子、癞头花子、野茴香。
来源: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处方用名:蛇床子
药性:辛、苦,温;有小毒。归肾经。
功效:燥湿祛风,杀虫止痒,温肾壮阳。
临床应用:
1.阴痒,疥癣,湿疹瘙痒
2.寒湿带下,湿痹腰痛
3.肾虚阳痿,宫冷不孕
1.阴部湿痒,湿疹,疥癣。本品辛苦温燥,有杀虫止痒,燥湿诸作用。为皮肤及妇科病常用药,常与苦参、黄柏、白矾等配伍,且较多外用。治阴部瘙痒,与白矾煎汤频洗,如《濒湖集简方》;现临床治滴虫性阴道炎较常用。《千金方》则单用本品研粉,猪脂调之外涂,治疗疥癣瘙痒。
2.寒湿带下,湿痹腰痛。本品性温热可助阳散寒,辛苦又具燥湿祛风之功。治带下,腰痛尤宜于寒湿兼肾虚所致者,常与山药、杜仲、牛膝等同用。
3.肾虚阳痿,宫冷不孕。本品温肾壮阳之功亦佳。如《千金方》在30首治肾虚阳痿精冷方中,用蛇床子方达半数以上,且内服、外用均有。亦常配伍当归、枸杞、淫羊藿、肉苁蓉等治疗阳痿无子,如赞育丹(《景岳全书》)。
用法用量:煎服,3~10g。外用适量,多煎汤熏洗,或研末调敷。
注意事项:阴虚火旺或下焦有湿热者不宜内服。
临床配伍:
1.与白矾配伍,外用治阴部瘙痒;
2.与山药、杜仲、牛膝等同用治带下;
3.与当归、枸杞、淫羊藿、肉苁蓉等配伍,如赞育丹治疗阳痿无子。
1、温肾丸
2、苦参汤
3、补筋丸
化学成分:蛇床子主要含香豆素类化合物,另外还含有挥发油,倍半萜及糖类等成分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有蛇床子素、欧芹属素乙、异虎耳草素、佛手柑内酯、花椒毒素、花椒毒酚、蛇床定、当归素等。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包括α-蒎烯、莰烯、柠檬烯、醋酸龙脑酯等。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抗病原微生物
(2)杀虫
(3)止痒
(4)抗炎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抗氧化
(2)抗心律失常
(3)扩张血管
(4)性激素样作用
【性状】
本品为双悬果,呈椭圆形,长2~4mm,直径约2mm。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,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柱基,基部偶有细梗。分果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纵棱5条,接合面平坦,有2条棕色略突起的纵棱线。果皮松脆,揉搓易脱落。种子细小,灰棕色,显油性。气香,味辛凉,有麻舌感。
【鉴别】
(1)本品粉末黄绿色。油管多破碎,内壁有金黄色分泌物,可见类圆形油滴。内果皮镶嵌层细胞浅黄色,表面观细胞长条形,壁呈连珠状增厚。薄壁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,无色,壁条状或网状增厚。草酸钙簇晶或方晶,直径3~6μm,内胚乳细胞多角形,细胞内含有糊粉粒和细小草酸钙簇晶。
(2)取本品粉末0.3g,加乙醇5ml,超声处理5分钟,放置,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蛇床子对照药材0.3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蛇床子素对照品,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甲苯-乙酸乙酯-正己烷(3:3:2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。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男子阴痿湿痒,妇人阴中肿痛,除痹气,利关节,癫痫,恶疮。”
2.《药性论》:“治男子、女人虚,湿痹,毒风,顽痛,去男子腰疼。浴男子阴,去风冷,大益阳事。主大风身痒,煎汤浴之瘥。疗齿痛及小儿惊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