硼砂【拔毒化腐生肌药】
  • 大字体
  • 中字体
  • 小字体
  • 进入社区

硼砂

基本内容

出处:《日华子本草》

别名:

来源:天然矿物硼砂经精制而成的结晶,主要含含水四硼酸钠。

处方用名:硼砂、月石、煅硼砂

药性:甘、咸,凉。归肺、胃经。

功效:外用清热解毒,内服清肺化痰。

临床应用:
1.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,目赤翳障
2.痰热咳嗽


1.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,目赤翳障。本品能清热解毒,消肿防腐,为喉科及眼科常用药且较多外用。若配伍冰片、玄明粉、朱砂同用,可治咽喉、口齿肿痛,如冰硼散(《外科正宗》)。若配冰片、炉甘石、玄明粉共为细末点眼,可治火眼及翳障胬肉,如白龙丹(《证治准绳》);若配冰片、珍珠、炉甘石、熊胆为细末点眼,治火眼及目翳,如八宝眼药(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)。
2.痰热咳嗽。本品味咸性寒凉,内服可清肺化痰。较宜于痰热咳嗽并有咽喉肿痛者。可与沙参、玄参、贝母、瓜蒌、黄芩等同用。

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,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;或化水含漱。内服多入丸、散,1.5~3g。

注意事项:本品以外用为主,内服宜慎。

临床配伍:
1、治咽喉肿痛:蓬砂、白梅等分。捣丸芡子大,每噙化一丸。(《纲目》引《经验方》破棺丹)
2、治风热喉痹,缠喉风:焰硝一两半,硼砂半两,脑子一字,白僵蚕一分。上为末研匀,以竹管吹半钱许入喉中。(《三因方》玉钥匙)
3、治口疮:蓬砂、青黛、龙脑、薄荷、石膏(煅)各等分。上为极细末,每用少许临卧敷口中。(《景岳全书》蓬砂散)
4、治舌肿胀:好硼砂为细末,用薄批生姜蘸药揩舌肿处,少时即退。(《普济方》)
5、治牙齿动摇:草乌头紧实者一枚(炮令七分熟),西硼砂一两。上件为细末,每用少许擦牙。(《杨氏家藏方》西硼散)

方剂

1、白降丹
2、八宝膏
3、八珍丸

药理

化学成分:本品主要成分为含水四硼酸钠,另含少量铅、铝、铜、钙、铁、镁、硅等杂质。

药理作用:
1.主要药理作用
(1)抗病原微生物
2.其他药理作用
(1)皮肤收敛

炮制

炮制方法:
1.硼砂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捣碎或研成细粉。
2.煅硼砂:取净硼砂适当粉碎,置煅锅内武火加热,煅至鼓起小泡成雪白酥松块状,取出放凉碾碎。或置锅内,用武火加热,炒至鼓起小泡或雪白酥松块状,取出放凉碾碎。
炮制作用:
1.硼砂:味甘、成,性凉。归肺、胃经。本品多生用、外用。外用清热解毒,内服清肺化痰。内服多作含化剂用,用于口舌生疮,目赤,翳障,咽喉肿痛,咳嗽痰稠。
2.煅硼砂:具有燥湿收敛作用,对局部渗出物容易吸收,同时易研成细粉,避免晶型微粒,因而可消除对敏感部位的刺激性,多用于喉科散药。

性状和鉴别

本品由于加工方法不同而形状有异,有坠形或盆形。坠形多呈不规则圆锥状,锥端联结在一条绳子上成串状;盆形上部略凹下,表面不平坦,其上附有柱状、粒状结晶,下部半圆形,较平滑。现今商品多为不规则块状,大小不一。均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;玻璃样光泽。久置空气中,易风化成白色粉末。体较轻,质脆易碎。无臭,味先略咸,后微带甜,稍有凉感。可溶于水,易溶于沸水或甘油中。以无色透明、纯净、体轻质脆为佳。

古籍参考

1.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消痰止嗽,破癥结喉痹。”
2.《本草纲目》:“治上焦痰热,生津液,去口气,消障翳,除噎嗝反胃,积块结瘀肉,阴溃,骨鲠,恶疮及口齿诸病。”

> :absolute;">